中国制造业6月份再现低迷迹象
发表时间:2013-07-02     发表评论

  在金融市场流动性吃紧、政府努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6月份中国制造业再现低迷迹象。

  周一公布的两项制造业活动指标双双低于5月份的水平,彰显出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乏力。不过,决策层已经多次强调,考虑到之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带来了坏账堆积及投资浪费,目前没有继续推行刺激政策的余地。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经济学家李炜称,中国经济已逼近潜在增长率。他预计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或将低于第一季度的7.7%。

  中国6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前月的50.8降至50.1,仅仅略微高于50的荣枯分水岭。汇丰(HSBC)中国6月份制造业PMI则从5月份的49.2继续下滑至48.2。

  分析师指出,中国金融体系6月份遭遇了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之后市场情绪的滑坡可能对上述数据构成了拖累。当时正值上半年报告期来临之际,通常在这时银行业希望手中握有足够的现金以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再加上外资流入减少、央行又不愿插足市场来缓解借贷局势,这种对资金的日益渴求便演变为流动性短缺问题。

  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6月份严峻的“钱荒”现象也引发了当月市场人气急剧恶化。

  中国新一届政府已暗示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引导经济增长从依赖出口和偏重投资的模式朝着更加依靠国内消费的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政府希望不再沿用上一届政府“经济增长一疲软就动用刺激措施”做法。然而,经济动能的放缓使政府更加难以坚定地解决经济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B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鉴于目前的经济前景,如果政府保持强硬的宏观经济调控立场,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就难以接近7.5%的官方目标。

  中国上半年GDP数据将于本月公布,目前看来经济增速可能会较为低迷。在政府打击出口虚报问题之后,中国5月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凸显出在全球其他地区需求低迷之际,中国经济易受影响的程度。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担心金融系统将开始出现坏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往刺激措施的结果。在这些刺激措施的引导下,银行曾向本已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慷慨放贷。

  本月早些时候出现金融动荡的原因是央行试图迫使银行更好地管理其流动资金。随着中国央行不再扮演最后放款人的角色,银行间隔夜拆款利率飙升,一度突破30%。在央行态度软化之后,银行间隔夜拆款利率迅速下降,周一降至4.47%。但市场的这轮动荡表明,任何试图清理银行体系的努力都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经济学家朱海斌称,中国央行有正确的政策目标,但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看,存在一定的误判。他认为,如果金融市场震荡导致信贷增长放缓或借款利率上升,就可能成为实体经济的拖累。

  中国制造业PMI数据符合经济学家预期,市场未受到很大打击。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