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泰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81.6
发表时间:2013-07-08    作者:驻泰国经商参处 发表评论

  据泰国《世界日报》消息,泰国商会大学编制2013年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各指标继续下降,为近6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因受多重负面因素影响,其中国内政局问题、购买力下降最令消费者担心,建议政府加强刺激经济、抓紧开支以稳定就业。

  商会大学经济商业预测中心主任吞纳瓦指出,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结果为连续第3个月出现下跌,因存在多项不利因素。6月综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1.6,为过去6个月来最低水平,也低于2013年5月的82.5。

  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中,整体经济信心指数为71.8,是2013年1月以来的6个月最低表现,也比2013年5月的72.8要低。就业信心指数则为73.5,低于5月的74.4,为2013年2月以来5个月中最低。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则为99.3,低于上月的100.4,为首次跌破100水平。

  负面因素方面,包括财政经济办公室将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估增长值自5.3%下修至4.5%;行政法院责令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预算3,500亿铢的防洪治理项目执行前,须先征询民意和做出建设项目环保影响评估(EIA),对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带来打击。此外,消费者对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不明朗存在担心,因美联储宣布2013年底末将缩减量化货币(QE)规模,导致6月股市指数下挫110.17点,加上5月出口下降5.2%,贸易逆差达到23.044亿美元。

  吞纳瓦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趋向下跌,产生影响的主要负面因素包括担心国内政局问题,由于有民众出来示威,担心导致国会,政府的施政政策落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明朗,对国内制造、出口和就业均蒙上阴影;民众购买力下降,因物价上涨速度快于民众收入增长,使得民众更加小心谨慎地开支。从民众开支调查中已经发现此趋势,同时在住宅、汽车和旅游开支减少上也有所反映。

  吞纳瓦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形势至少延续至第3季,因泰国经济放缓而缺乏景气重振迹象。因此,建议政府应抓紧推行经济刺激措施,增加民众购买力,其中政府将液化石油气(LPG)加价行动推迟至2013年9月才实施,可避免对消费者的信心带来心理冲击。

  此外,政府还应抓紧计划预算的经费开支,以帮助维持国内就业稳定,并且要大力鼓励旅游和促进边贸发展。

稿件来源:商务部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