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经济数据凸显政策两难
发表时间:2013-07-10     发表评论

  中国通胀水平回升至四个月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今年早些时候信贷激增的结果。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努力遏制信贷规模的大幅上升。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较为疲弱,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仍呈现上升,这一事实突显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两难局面:他们现在需要判断的是,到底是该为日趋疲弱的经济提供更多支持,还是该收紧流动性并遏制早些时候的那种过度放贷。

  6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7%,高于5月份的2.1%,涨幅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作为中国CPI的主要组分之一,猪肉价格的上涨是6月份CPI跳涨的最大贡献因子。住房租金价格也有所上涨,反映出今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业已加速。

  但就生产者而言,价格趋势明白无误地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的深度疲软。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在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以及内需疲弱的影响下,PPI同比涨幅已连续第十六个月为负。

  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由于需求不足,企业基本没有能力提高价格。”

  今年上半年,中国CPI同比上涨2.4%,远低于政府设定的全年上涨3.5%的目标。6月份,核心CPI(不含易波动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同比涨幅仍稳定在1.7%的水平上。

  中国央行在今年初表示,控制通胀是其首要任务。近几个月来,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贷额大幅增长,这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日益依赖负债以及流动性过剩可能助长通胀的担心。

  6月中旬以来,中国央行减少了对中国经济的资金注入,以求抑制信贷发放。这种抑制导致银行间拆借利率出现飙升,对杠杆过高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构成很大压力。

  “钱荒”发生的同时,还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的疲软开始加剧,一些人因此怀疑中国政府是否会在增长前景日趋恶化的情况下继续收紧政策。中国央行此后已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早先的紧缩立场,但中国政府仍对要求出台更积极刺激措施的呼声置之不理。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中国政府将努力把握好平衡,以确保经济按预期增长,而不致引发恐慌。

  他说:“由于认识到了潜在增长的放缓、控制债务增长的必要性以及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任务,中国不会出台宽松举措。由于政府希望保持增长稳定、希望在6月份银行间市场紧张之后缓解市场的担忧,因此它也不会出台紧缩举措。”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