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胆大,更要心细——孕婴童市场:吹响进入资源争夺战的“集结号”
发表时间:2013-07-18    作者:刘秀枝 发表评论

  “我们只做服饰和用品,不做食品。”这是一家婴幼儿用品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办法。相较于食品,服饰和用品显然更不易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在十多年前说起孕婴童用品,不过是奶瓶、尿不湿、痱子粉等“老面孔”。如今,孕妇防辐射服、婴儿沐浴露、润肤露、澡盆、推车、摇篮、玩具等产品种类琳琅满目。

  不难看出,中国的孕婴童市场正进入黄金发展期。先看第13届CBME孕婴童展、CBME童装展的数据:13.8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1400多家参展商,2100多个品牌,预计接待6万位专业观众。这样的数据让人侧目,要知道CHIC2013的展览总面积是10万平方米,参展品牌1000余个,专业观众10.5万余人。

  孕婴童行业的兴起,被敏感的风投们“嗅”出了商机,他们犹如敏锐的猎人,四处寻觅可以投资的优质项目。孕婴童行业像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品牌不断涌入。

  然而,市场前景越被看好时,涌入者众,市场秩序越容易乱。中国这一市场也存在不少乱象:新概念包装旧产品、产品价格畸高、假洋品牌泛滥、以项目圈钱等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孕婴童行业有着诱人的前景,但并不是所有跻身而来的企业都能大获全胜,在无限机遇的背面,也有不少企业纷纷“折戟沉沙”。如曾经年销售额达15亿元而后业绩大幅下滑以致被收购的某母婴购物平台,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而后又传出造假丑闻的某儿童消费品开发与零售商等。

  这也给拼命追求效应的孕婴童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中国孕婴童市场已经正式吹响集结号,进入了资源争夺的阶段。如果要改变资本市场变冷的趋势,必须思考如何让产品畅销,并且具备可持续发展动力。

  机遇在前,自然有胆大者奋勇向前,不过,奋勇向前者不应只看到机遇,更要细心看到背后的风险。

  目前,中国孕婴童市场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够独大。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各占半壁江山,竞争激烈。虽说妇女和儿童的钱最容易赚,但其实也是最难赚的。这两类群体对品质和品牌最为挑剔,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品牌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混乱的市场中走得稳,走得长久。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