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原料成本压力 媒体呼吁国家放开PX项目行政审批权
发表时间:2013-08-05    作者:梁枫 发表评论

  7月30日,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古雷石化PX(对二甲苯)项目,在氢气试压期间发生爆炸,这无疑给PX产业在我国的新建、扩产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作为PX的下游应用领域——聚酯纤维、塑料制品、药物胶囊、油漆溶剂、汽油等相关生产企业与PX外国生产商在定价问题上越发失去优势和发言权。以PX的亚洲合同价(ACP)为例,7月价格为1410美元/吨;而于7月31日出炉的8月价格则升至1440美元/吨。

  当然,随着纺织行业“金九银十”的临近,原料价格会略微呈现上升走势,但是,如果没有此次事故,古雷石化PX项目如能按期正式投产,无疑将会为聚酯纤维等相关企业增加定价上的更多“底气”。

  而目前,由于我们不能满足国内企业对PX的使用需求,只能随着外国企业定的行情而随行就市。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PX的实际需求为1385万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X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32%,但中国PX总产能仅为880万吨,自给率只有63%。今年上半年,进口量更是达到50%左右。有专家预计,如果停建或者缓建现在的PX项目,预计到2015年国内PX自给率将降至50%以下。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PX毛利率非常高,最高时可达40%。

  对此,化纤业内人士表示,国内PX自给率从2001年的93%下降至2013年的55.9%,而PX下游产品PTA却在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PX缺口近470万吨,国内PX主要靠从韩国、日本等国进口,不断上升的对外依存度使中国失去了PX定价权。在产能缩减、失去定价权等因素作用下,预期PX后市价格仍将居高不下,下游PTA以及聚酯、涤纶化纤市场利润将更加微薄。形象地说,就是国内化纤聚酯企业将为国外企业打工。因为PX受制于国外,严重制约了我国下游产业链——以聚酯涤纶为主要产品的化纤行业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国作为纺织生产、出口大国,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完善纺织产业链形成配套优势,将对建设纺织强国起到助推作用。

  但是,遗憾的是,目前国内PX项目只对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及台资企业翔鹭集团开放。古雷PX项目就是翔鹭集团旗下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总投资137.8亿元建设。

  面对国内巨大的原料需求,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放开PX项目的行政审批权,让民营化纤企业也能进入这一领域进行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如此,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料受制于人的局面,减轻中国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改变给外国企业打工的局面。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