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的出路在于“走出去”
发表时间:2013-08-14     发表评论

  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突破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充分利用国际高端人才、原料、技术、渠道等资源,为产业配套和产业资本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走出去”寻求更优资源配置,建立更高效的跨国供应链,是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纺织产业出口在遭遇了去年的“寒流”之后,今年上半年呈现显著复苏迹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9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3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9.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51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8.5个百分点。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但是,辉煌的背后,产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步凸显。”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江辉说,“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不仅如此,国际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升等诸多因素,使得纺织产业雪上加霜,企业面临重重挑战。随着外来订单持续转移,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不断下降,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纺织产业的当务之急。

  面对当前形势,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认为,纺织产业亟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新的市场,找到新的空间,降低产业成本,才是迎接挑战的有效途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随着建设纺织强国任务的逐步推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成为纺织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人才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突破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充分利用国际高端人才、原料、技术、渠道等资源,为我国纺织产业配套和产业资本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走出去’寻求更优资源配置,建立更高效的跨国供应链,是纺织产业在当前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王天凯说。

  近年来,世界各国纺织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发生较大变化。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用工成本比东南亚国家高出1倍至3倍,用棉成本高30%以上,国际纺织产业已向更具成本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布局。就此,王天凯表示,“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产业基础优势,参与并主导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我国纺织产业有条件在新的国际布局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随着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实例不断增多,在对外投资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整体呈现出涵盖地域广泛、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等特点。但同时,也有不少企业遭遇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外部环境方面,不同国家间制度、文化、习俗等方面差异形成的障碍较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加以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法律制度不完善、工人技术素质不高等问题,投资环境尚不十分理想。从企业自身看,缺乏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人才储备不充分、投资技巧运用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对此,专家表示,从企业自身来讲,一定要充分做好前期技术准备,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同时,要细致了解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实地调查投资国的投资环境;充分借助专业中介机构经验,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提前做好海外发展所需的语言、技术、管理等人才储备等。从行业发展的高度上看,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还需要行业组织搭建平台,联动上下游企业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增强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政府、行业组织、企业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的有效“走出去”。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