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拿卡要”吞噬外贸优惠政策 进出口便利措施执行难
发表时间:2013-08-26 发表评论
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免收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成为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稳外贸政策之后,相关部门出台的又一项提振出口的举措。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近一个月来国家相关鼓励外贸平稳增长的落地措施相继出台,但是多家外贸企业反映,多数外贸便利化措施依然遭遇“最后一公里”执行难的问题,“吃拿卡要”增加了企业大量隐性成本。
今年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出台12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8月以来,稳外贸政策细则陆续落地,包括通关实施分类查验等直接减免出口企业费用的系列措施开始正式实施。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室副主任张莉分析,今年稳外贸六大原则“更具体化”,限定了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金融、出口退税、贷款、服务出口、人民币汇率等领域,初具“配套性组合措施”雏形。
在一位常年与海关、检疫部门打交道的某外运公司海运出口部门负责人看来,虽然上述便利化措施能够提高通关效率、降低成本,但在政策落实方面,依然面临“最后一公里”执行难题。“现在海关尽管推行无纸化通关,但仅仅针对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一部分,普及度并不高,很大一部分企业依然无法享受。”
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目前在出口通关和检验检疫环节仍有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企业“吃拿卡要”,甚至个别口岸较以往变本加厉,企业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往往被动付出物质成本来打点关系,隐性成本非常高。建议加强一线人员在政策落实方面的监管,真正让外贸企业享受到政策利好。
一家总部位于山西的某国际物流公司业务经理王先生坦言,国家政策初衷虽好,但部分地方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情况确实存在。
“我们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以及山西都有业务,基本上每个地区的部分办事人员都存在类似情况,大城市相对规范一些,但在内陆城市部分工作人员‘吃拿卡要’风气严重,因此我们往往在出入境的多项必要手续中付出了较大的隐性成本。加上当前贸易环境并不十分好,企业负担非常重。”王先生表示。
对此,企业纷纷呼吁,希望意在向企业让利的政策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长期关注我国外贸情况的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表示,调研中确实发现部分地方执行部门存在管理意识不强和官本位所导致的问题,这些现象与政策制定初衷形成了落差,这也提醒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规范执行人员相关制度,在调整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也要创新政府部门管理服务方式。
今年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出台12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8月以来,稳外贸政策细则陆续落地,包括通关实施分类查验等直接减免出口企业费用的系列措施开始正式实施。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室副主任张莉分析,今年稳外贸六大原则“更具体化”,限定了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金融、出口退税、贷款、服务出口、人民币汇率等领域,初具“配套性组合措施”雏形。
在一位常年与海关、检疫部门打交道的某外运公司海运出口部门负责人看来,虽然上述便利化措施能够提高通关效率、降低成本,但在政策落实方面,依然面临“最后一公里”执行难题。“现在海关尽管推行无纸化通关,但仅仅针对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一部分,普及度并不高,很大一部分企业依然无法享受。”
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目前在出口通关和检验检疫环节仍有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企业“吃拿卡要”,甚至个别口岸较以往变本加厉,企业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往往被动付出物质成本来打点关系,隐性成本非常高。建议加强一线人员在政策落实方面的监管,真正让外贸企业享受到政策利好。
一家总部位于山西的某国际物流公司业务经理王先生坦言,国家政策初衷虽好,但部分地方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情况确实存在。
“我们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以及山西都有业务,基本上每个地区的部分办事人员都存在类似情况,大城市相对规范一些,但在内陆城市部分工作人员‘吃拿卡要’风气严重,因此我们往往在出入境的多项必要手续中付出了较大的隐性成本。加上当前贸易环境并不十分好,企业负担非常重。”王先生表示。
对此,企业纷纷呼吁,希望意在向企业让利的政策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长期关注我国外贸情况的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表示,调研中确实发现部分地方执行部门存在管理意识不强和官本位所导致的问题,这些现象与政策制定初衷形成了落差,这也提醒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规范执行人员相关制度,在调整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也要创新政府部门管理服务方式。
稿件来源:北京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