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增加赤字、放松货币未必对未来有利 将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多元化
发表时间:2013-09-11     发表评论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二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增加赤字、放松货币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对未来未必有利。他还表示,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李克强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企业家代表,并回答提问。在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李克强说,尽管中国经济上半年出现放缓,但8月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回升向好。

中新网:李克强说,受到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放缓的情况,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以来,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起来。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8月份主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先行指标,像PMI、PP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货运量等等,都出现了回升向好的势头。

李克强表示,增加赤字、放松货币未必对未来有利。他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有一种选择就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未来未必有利。

在谈到金融改革时,李克强表示,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同时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李克强说:

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还会继续往前走。

其次,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因为中国整体来讲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的渠道还不够丰富。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改革。前不久我们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措施,这也会继续推进。

第三,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比如,我们正在推进村镇银行的试点。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目前,我们已经发展了人民币的离岸业务,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改革的进程要与中国经济的实力、金融体系成熟的程度和我们的监管能力相匹配。

中国央行已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此外,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发表署名文章《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传递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的意图。

另外,李克强谈到中国未来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将会持续地释放,并由东向西循序推进。所以,中国有着巨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中国在发展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改革依然是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优化结构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消费,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