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循环蚕桑产业带模式引广泛关注
近日,全国丘陵山区生态高效蚕桑产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以宜宾为代表的川南丘区“10万亩高效循环蚕桑产业带”立体种养、综合利用、多元开发的特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同行的关注。
在宜宾市高县嘉乐镇“栽桑养蚕―桑园养鸡―鸡粪育桑”的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已形成。仅其中的高家村就有26户蚕农参与桑园养山地乌骨鸡,户均产值超过8万元。在珙县孝儿镇波浪村,采取工厂化养蚕、蚕病统防共治、小蚕共育、自动化上蔟,使每张蚕种可节约3个劳动力,比常规养蚕提高单产4.5公斤。珙县底硐镇南桥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近年来该村在乱石山上栽桑3000余亩,还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全村蚕桑综合产值达千万元。
蚕桑产业首席科学家、西南农大教授鲁成说,在丘陵山区种桑养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好产业,对“三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注重加大科技含量,促进农民增收。
稿件来源:商务部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