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溶剂循环系统除铁工业试验及应用项目通过技术鉴定
发表时间:2013-10-23 发表评论
10月17日,由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和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腈纶溶剂循环系统除铁工业试验及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安庆分公司腈纶部采用的是从美国Sterling公司成套引进的除杂技术,选择硅藻土吸附除铁工艺路线,除铁效率低,硫氰酸钠的损耗大,使用后的硅藻土难以无害化处理。为此,在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和化工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安庆石化和浙江大学联合攻关,经过七年多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的全部内容。
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在腈纶硫氰酸钠溶剂循环系统除铁工艺实验室研究和侧线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发了活性炭取代硅藻土的吸附法除铁工艺技术。设计并建成了溶剂处理能力为200立方米/时的工业化装置,于2012年5月15日一次开车成功。经一年多时间运行及考核,结果表明,铁离子脱除率达到70%以上,溶剂色度明显下降,硫氰酸钠回收率达99%以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合同规定的要求,该工业装置投用后,达到了溶剂除铁、除杂的目的,提高了腈纶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固体废物排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开发的技术成果具有创新性,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安庆分公司腈纶部采用的是从美国Sterling公司成套引进的除杂技术,选择硅藻土吸附除铁工艺路线,除铁效率低,硫氰酸钠的损耗大,使用后的硅藻土难以无害化处理。为此,在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和化工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安庆石化和浙江大学联合攻关,经过七年多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的全部内容。
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在腈纶硫氰酸钠溶剂循环系统除铁工艺实验室研究和侧线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发了活性炭取代硅藻土的吸附法除铁工艺技术。设计并建成了溶剂处理能力为200立方米/时的工业化装置,于2012年5月15日一次开车成功。经一年多时间运行及考核,结果表明,铁离子脱除率达到70%以上,溶剂色度明显下降,硫氰酸钠回收率达99%以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合同规定的要求,该工业装置投用后,达到了溶剂除铁、除杂的目的,提高了腈纶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固体废物排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开发的技术成果具有创新性,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