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成本:半数以上咖啡厅不靠咖啡盈利
发表时间:2013-10-30     发表评论

  日前,一则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市场价格比美国足足贵了1/3的“暴利门”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论。有质疑星巴克这种区别定价的做法有悖公平原则;但也有观点认为,只计算原料成本而忽略其他经营成本,显然缺乏经济常识,咖啡属非垄断行业,其定价权应该由市场和企业自行决定。

  一杯咖啡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整个咖啡产业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却显示,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咖啡产业,实则在中国市场生存艰难。

  咖啡厅平均利润10%

  在北京使馆区开了6年咖啡厅的李仲卿(化名)坦陈:“人工和房租成本都在涨,开咖啡厅越来越不赚钱了。所以现在有朋友想做咖啡厅,我都劝他们别投,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李仲卿给《中国企业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我这个店为例,员工工资占30%,进货成本30%,还有房租、水电费、网络费,实际上咖啡厅的利润也就在10%左右,有餐食的小型咖啡厅能达到20%的纯利。”

  河北衡水映画咖啡馆经营者杨瑞晗则直接表示:“开了五年咖啡馆,基本就赚了我们夫妻两人的生活费用和培训费。”

  “女孩子都有一个开咖啡馆的梦想,我实现了,但其实经营起来很艰难。”杨瑞晗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聊起她的生意经:“我们店生意好时,我们一天的流水在1000元左右。产品定价比北京同一水平略低,以一杯拿铁咖啡为例,定价25元,里面的成本包括牛奶约2元,咖啡约2元,纸杯0.6元,糖杯、搅拌棒1元,物料成本共约6元。但间接成本太高了,刚开店时房租是2.4万元一年,现在是4万元,估计明年要涨到6万元了,装修费投入了近20万元,后来又陆续更新换代了一些咖啡机。

  此外,杂七杂八的费用还很多——网费一年600元,电费每月1000元,水费每月四五百元,耗材每月200元,员工培训费每月2000元。在一个三线城市,目前的收入支出仅能持平。”

  “说星巴克咖啡卖得贵,其实,你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相对其他咖啡厅,他们是便宜的,他们是靠规模取得利润。”李仲卿向记者表示。

  “咖啡馆在中国是一个特殊产物,”攀枝花干热河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半坡咖啡创始人秦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中国,大多数咖啡馆做成了高端、小资、时尚、情调的空间,一个二线城市开咖啡馆投入至少150万,再加上很多人追求花式咖啡,比如卡布其诺、拿铁等,一杯咖啡定价当然高。但其实没几家好过的,大约一半以上咖啡馆的咖啡产品是亏损的,要靠快餐、甜点等产品‘找补’。普通单店咖啡馆盈利困难,一些连锁咖啡馆靠规模日子才好过些。”

  星巴克中国公共事务部传播总监王星蓉在给《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书面回应中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成本和市场动因是完全不同的。此外,和美国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此阶段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此星巴克在中国的利润并不比美国高。我们的投入是希望保证我们的顾客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星巴克体验,包括咖啡馆体验、品质和创新、优质服务。”

  利润低

  导致鲜有资本涌入

  谈到咖啡是否是暴利行业,秦刚笑了:“这肯定是没有常识的说法,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方式,如果是暴利行业,资本为什么没有涌入?”

  “没办法,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只能靠数量。6年前刚开店时,咖啡利润空间确实很大,但这两年不行了,人工和房租都在涨,成本在增加,赢利点却还是原来那些。”李仲卿说。

  根据李仲卿的经验,一个咖啡厅从没有客人来,再到人满这段时间是赚钱的,但人满后客源稳定了反而赚得少了。原因包括原料价格猛涨,员工保险、福利都在提高,为了提高服务水平、留住员工,还有逐年上涨的培训费。“员工工资6年前是每月500元到800元,现在至少要每月3000多元。这些都在涨,如果营业额维持不变,那我是不是快没有利润了?”李仲卿苦笑着摇摇头。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下一步投资咖啡厅的模式将趋向分化,一种是欧美的简式咖啡厅,另一种是目前中式的情调咖啡厅。

  关于咖啡厅经营环境,这里面存在一个悖论:环境好的咖啡厅因其特色会吸引和留住客源,但同时,也会出现中国特有现象:一杯咖啡泡一天,这里面所需要的水、电、网络及耗材费用都抬高了咖啡厅的成本。

  研究了咖啡文化多年的秦刚坚持认为,今后,咖啡一定会成为中国人普遍的饮品,像欧美的简式咖啡厅会更受欢迎,同时,他们也已经在成都、广州的一些写字楼开办了半坡咖啡厅,用经营场所低成本加咖啡高品质战略培育市场,目前效果很好。

  咖啡产业链

  投资空间待拓宽

  10月25日,来自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的消息显示,2013年云南咖啡的收购低于成本价,这意味着云南上百万咖啡种植农民将白忙活一年。

  “这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种对咖啡种植国的不公平。”秦刚分析说,“如果一杯咖啡的售价在38元至48元,其实真正到咖啡农手里的只有1%左右。这是由于咖啡种植国一般是发展中国家,而咖啡消费国则多是发达国家,定价权把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由于咖啡消费国和生产国之间的矛盾一直不断,两大国际组织——国际咖啡组织、公平贸易咖啡组织一直致力于协调咖啡产业的各方利益,也会在消费链中划出一部分比例反哺咖啡农。而中国已经从咖啡种植国向咖啡消费国转变,因此,业内人士更看好咖啡产业的发展前景。

  “其实一杯咖啡好坏,60%的因素由咖啡农决定,从种子到种植的土壤、到种植、开花结果、采摘、挑选,而他们却只有利润的1%,这肯定不利于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秦刚指出。他认为,资本并没有看到咖啡产业链中的投资空间。“目前投资进来的都是开咖啡厅,但其实咖啡厅利润很薄,投资空间大的应该是上游产业。”

  2012—2013年采收季,云南咖啡总产量约为8.2万吨,出口咖啡5万多吨,还有部分被具备精深加工能力的中国本土咖啡企业后谷咖啡用于速溶粉生产,国内消费云南咖啡不足2万吨。而2012年,中国国内咖啡消费量约为13万吨。云南咖啡在国内消费的比例非常小。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一方面是基本靠进口,定价权就掌握在供应商那里;而云南产的咖啡只能靠拼命出口,定价权依然掌握在纽交所。

  秦刚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他3年前开始投资的攀枝花干热河谷半坡庄园种植的半坡咖啡,正在打造中国咖啡品牌,从种植的纬度、海拔到土壤以及采摘都由公司统一管理,雇佣咖啡农按照严苛的方式生产精品咖啡豆,同时,他的庄园咖啡也投资做一部分下游产业,对于市场空间他很看好,虽然现在还是培育市场阶段,但他认为这种投资是值得的。

稿件来源:中国企业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