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纤始建于1960年,1964年建成投产,已有50年的发展史。现有总资产88亿元,员工10200人,下辖2家控股上市公司、2家中外合资公司、3家域外公司,3个传统产品是主要业务,粘胶长丝年产2.3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11%;腈纶纤维年产24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30%;化学浆粕——竹浆和棉浆22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10%。
传统产品按产能分析,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产品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近几年公司坚持不断创新,相继开发的以竹纤维、碳纤维原丝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新型功能性纤维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
一、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上、下游携手合作,产业链共同创新。自2005年,吉林化纤自主研发竹纤维之后,结合上、下游纺织企业共同推向市场、协同创新,在纺纱、织造 、染整、终端加工上每个环节,家纺、针织、服装、产业用四大领域内和产业链上的企业紧密合作,使竹纤维产品不断完善,应用领域、市场面越来越广。现在吉林化纤仍然是竹纤维产业的领军企业,竹纤维为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夯实了基础,吉林化纤正在从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粘胶短纤调整到竹纤维,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创新。
产、学、研结合形成创新联盟,实现合作创新。在腈纶纤维生产基础上,吉林化纤与长春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共同研发、攻关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自2011年投产以来,现在已经能稳定在T400水平,我们现在正和中科院化学所联合攻关T700技术,腈纶的生产逐渐向碳纤维原丝及其它差别化纤维逐步调整,产、学、研联盟共同创新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动力。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消化吸收再创新。自2006年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作以来,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己不断消化吸收,2007年开始研发碳纤维原丝技术,并与MAE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工艺包和生产线工艺设备,开发设计的两步法碳纤维原丝技术是国内首创。
2008年与德国恩卡公司合作,引进人造长丝生产连续纺技术之后,经过4年的消化吸收,结合传统的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了原来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了企业改造升级。
二、搭建平台、培养人才、鼓励创新,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活力。
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利用碳纤维和竹浆溶剂法项目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了3条小装备线、2条中试生产线和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承担课题,大胆实验、推进创新成果转化,通过选送优秀人才到高校深造、设立“技术进步奖”、“拔尖人才津贴”等各种激励方式,培育了1名国务院津贴获得者、2名省高级专家、11名省市拔尖人才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带头人。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