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新创企业在公平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这是李克强总理牵挂于心的事情。因为这些新创企业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问题。
据报道,实施简政放权特别是改革商事登记制度以来,全国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从业人员达1009万人,同比增长43%。
近日,李克强同新登记企业负责人座谈简政放权改革时强调:该放的放开、该扶的扶好、该管的管住,让千千万万新创企业在公平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那么,我要问,政府又如何确保新创企业不被扼杀在摇篮里呢?
其实,实施简政放权改革商事登记制度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障碍栏”等着去解决,这些障碍我在新书《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里称作“枷锁”,我认为只有砸碎束缚企业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经济才能走出当下危机,才会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这就是我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我一向唱衰中国经济,但这一次我确实看到了希望所在,我看到政府部门正在逐一的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我所说的十大枷锁是什么呢?今天我把我所说的十大枷锁与读者分享,以让政府决策者们尽快认识到。
第一大枷锁:审批枷锁
中国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管制,是管制经济。行使管制权力的方式就是审批,是层层审批,是事先审批。
这一点不用我细说,做过企业的都清楚,用“是一部血泪史”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像刘铁男掌管的那种大的审批项目暂且不说,就说说企业工商年检这点小事。我有一个东北的朋友,是个小企业主,有一年企业年检递上去几次都未通过。幸好一个朋友提醒他,然后通过了。通过的原因是他在执照里夹了500元人民币。后来这个朋友告诉我,这是潜规则。照这样算来,全国这么多家企业,每家500元的话,加在一起肯定是个天文数字,我实在不敢统计。这还仅仅是企业工商年检这点小事,那么其他众多的审批项目呢?我们统计过一个房地产企业从买地到竣工,再到给老百姓房产证,这其中要经过110多个公章,157种收费。一方面,程序烦琐得要命;另一方面,每一个公章背后都有一次和公权力的交锋。所以李克强总理说,简政放权是预防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释放市场、激发经济活力的基本之策。希望这些中央政府下放的权力交到地方政府手中不要变了味道,变成他们的敛财工具。
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的理解就是不让政府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作用。
从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取消或者下放了416项审批权,但是还有上千项可以取消,远远不够嘛。看到“下放”这两个字我就头疼,我个人的建议是能取消的就尽量取消,“下放”的审批权越少越好。
不打破这些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审批枷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是说说而已,中国的经济就不可能走出今日的萧条,什么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类的话就会成为空话,腐败也只会愈演愈烈。
第二大枷锁:垄断枷锁
据我的观察,今日中国的垄断至少有四种情形:一是政府垄断,以土地为主;二是国企垄断,以基础设施、资源能源、通信和出版传媒等为主;三是官商勾结形成的垄断,以服务业为主;四是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各个行业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前两种垄断,根据三中全会的文件要求,想必会逐渐破解。第四种垄断,恐怕中国还没什么破解之道,因为我们距离那个阶段还很远,至今还没看到什么有影响力的案例。最令人发指的则是官商勾结形成的第三种垄断,例如出租车行业、大型食品批发市场等等。其中对于出租车行业,我曾多次呼吁取消数量管制,消灭份子钱,因为这是造成老百姓打车难、打车贵的直接原因。城市的蔬菜供应集散地也与之类似,铲除这种垄断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最后一公里的菜价。
第三大枷锁:税费枷锁
中国企业税负之高,想必各位有目共睹。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税负高、福利也高,这可以理解。但现在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了,一直在要求欧美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是那么高的税负却没有相应的福利就不正常了。根据福布斯公布的“税负痛苦指数”,中国排名仅次于法国,我认为这是可信的。但问题是,我们的福利水平能和法国比吗?
我们中国真是一个奇葩的国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在内都在逃税和避税;另一方面,我也听许多企业家说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拉升本地的GDP政绩,到年底的时候大量多开增值税发票,是否真的缴税了则不得而知,留给有心人去统计吧。
高税费必然带来下面的恶果:一是抑制投资;二是推高物价,助推通胀;三是与高物价连带的抑制消费。最近我看到中央采取了一些降低税负的措施,比如小微企业免征所得税、营改增,减轻企业1200亿税负,出版物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等。但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还是太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还是过低。最让人气愤的是竟然没有资本利得税,一个小白领辛辛苦苦上班,一个月赚5000元要缴税,但是拿几个亿去炒楼炒股的人反而不用缴资本利得税,这是典型的劫贫济富。
降低企业税负的好处不用我再多说,因为我们的政府已经享受过对三资企业减免税的益处了。
第四大枷锁:融资枷锁
贷款难,利率高,是目前套在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脖子上的枷锁之一。
我们超发了那么多的货币,而银行又闹钱荒,那么“钱去哪了”?据我观察,中国不差钱也不缺钱,这些钱都去国企那里了、去地方政府那里了、去影子银行那里了。而国企的钱呢,也去影子银行那里了。够乱了吧。本来投入到制造业或者服务业的钱,都到影子银行赚取高额利润去了,或者做实体经济的人因为贷不起款停工或者减产,这就是“滞”,这样中国经济滞胀的局面就发生了。
我们再看看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利率,都没有超过1%,所以人家首先制造业复苏了,紧跟着服务业也复苏了,其金融业,包括股市等资本市场,自然是高歌猛进。通过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被银行业绑架了,同时顺便也绑架了股市。银行及其衍生的影子银行,这种高利贷式的对中国经济的盘剥,如果不打破的话,中国经济就看不到春天。
第五大枷锁:地价枷锁
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价格,是企业最沉重的负担之一,而且一直是中国经济滞胀的推手。更不用说房地产了,它的70%是税费,其中土地相关的税费又占最大头。
国家统计局关于洛阳25家小微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小微服务业企业的租金占营业收入的10%,多的能到30%,而企业的利润率也只有10%而已。也就是说,100元的营业收入中,商家只赚10元,房东却赚10~30元。
在制造业领域,地价其实决定着物价,也决定着企业的利润。 如果地价、租金回归正常,企业利润将明显增加,只有降低产品定价才能增加消费。但是我们的政府不这么看,只有把资源集中在土地上它才能收取更多的税,也才更加方便它收税。但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房子只能创造一次价值,像我们中国这样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的国家,全世界绝无仅有。
我们由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并进而操纵地价的情况,该彻底结束了,房子金融化的情况也该结束了,房子作为升值最快的资产的情况也该尽快结束了。如果不结束,再让地价租金绑架企业, 大家更不会去搞实体经济,我们中国经济也就真没救了。
第六大枷锁:人才枷锁
我在各地演讲中,听到企业家抱怨最多的问题,就是遇到人才瓶颈。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系统生产的产品也就是人才不合格。那么,我们的人才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大家都说的那样,“既入不了厅堂,也进不了厨房”,大批毕业生是高不上去,也低不下来。总之,培养的都是企业没法用的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教育体制僵化,学校没有自主权。二是职业教育被漠视。我们过去搞“教育产业化”,“大学大跃进”已经造成恶劣后果。社会本来应该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大家想想每天生活工作的地方,有多少工作必须是大学生来完成,又有多少制造业岗位需要熟练技工。很明显,技术工人不够!现在我们全变成了所谓的精英主义教育。如果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真的全部是精英,我看这个国家稳定不了。
既然人才瓶颈已经成为限制我们企业发展的枷锁,如何打破,那就是要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才能见效快,那就是要放开职业教育,并且真正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职业教育。对于那些所谓的三本大学,其中绝大多数可以鼓励它们转为职业技术学院,全部卖给或者交给民营企业去运营,因为企业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人。
第七大枷锁:社会枷锁
中国企业的枷锁真的很多,我也真的为在中国办企业的企业家感到悲哀。在中国办企业真难,我也非常敬佩那些还在中国坚持办企业的企业家,当然国有企业经营者除外。下面我再说说,中国企业的社会负担,关于这方面未来我会做专题研究,今天我只是粗略地与各位说说,你就会感到在中国做企业该有多么悲哀和不易。
所谓社会负担,我认为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享有政府权力的事业单位;二是各类群众组织;三是各类官办的协会;四是来自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我只给各位举一个例子,就是各种职业或者职业资格的考试和培训。根据我的不完全调查,中国现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成百上千个,什么护士证、教师证、货运资格证、计算机资格证等等,每个资格证里面又分为好几个等级。而且取得了资格并不算完,每年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没资格不能上岗,每年没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也不能年检过关。自从劳动法实施以来,在法定的假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已经不堪重负,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力只能越来越低。这是法律给企业造成的负担,而我们的社会呢,又有千万只手再伸向企业,通过各种所谓合法或者非法的方式,向企业要钱,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抢钱。
第八大枷锁:假货枷锁
央视每年的“3·15”晚会,成了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种题材假货曝光,也算是中国特色。甚至“3·15”晚会本身也是“假货”,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借此敛财20多亿。作为中国人,我为此深感丢脸。
假货横行,已经突破了商业伦理的底线。据一位律师朋友说,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非常完整和先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只有做好知识产权执法,才有资格谈创新。这就是我们对此强调的我们营商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据与我合作的出版社讲,我所有的书,在出版一周内盗版就出现在市场上了。他们说全国至少有二十几个盗版商在盗版我的书,其中以华北某省最为严重。我问为什么不打击呢,出版方说,无法打击呀,跨省办案,人没到,盗版商就得到信息了,人就跑了。执法的人不能跨省,但是书却可以跨省,淘宝上买盗版书很方便,而且这些商家手中既有盗版书也有正版书,精明得很,所以如果执法部门不重视的话,你根本无法根除。
各位想想,出版业还算小行业,那么制造业呢,食品药品行业呢,如果你是企业家,愿意在这样的环境投资吗?一个不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会有创新能力和动力吗?
那么对企业的害处是什么呢?第一,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为被假冒、被盗版,结果肯定是投资回收期延长,或者干脆就无法收回投资;第二,投资回收期延长,产品价格必然会提升;第三,企业投资研发新产品的动力会降低。
第九大枷锁:国际化枷锁
我们不说世界级的大企业,就说欧美那些中小企业吧,人家在研发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面向全球市场。仅以欧美那些文化产业巨头为例,一部电影、一部动漫甚至一本书的打造,面向的都是全球市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和视野?我们国内的企业呢,有这样的视野和能力吗?面向单一的国内市场,你的价格能不高吗?
我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之外,那就是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我们政府的一些制度和做法,等于给企业套上了一个枷锁,一个企业国际化的枷锁。这个枷锁具体表现在: 一是金融不开放,二是各种审批手续过于烦琐。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没有面向全球市场的能力,肯定会被淘汰,而在这方面,政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第十大枷锁:法律枷锁
我们现在大谈依法治国,但是我要问,法律错了怎么办?在我看来,现在设立上海自贸区和取消下放审批权,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法律的障碍。一部针对企业的法律,如果法律规定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违反市场基本精神的,那就会变成束缚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枷锁。
我到现在都没看到清理法律的系统化措施,只看到了公司法在注册资金方面的修改。我们的政府首脑和发改委近期不断强调,对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对私领域“法无禁止即可为”,但是我还是要问,那些不符合三中全会精神和上面两条精神的法律法规,什么行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还有那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呢?你怎么办?我觉得应该做系统清理,如果不做系统清理,你就无法从法律精神层面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无禁止即可为”,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就无法落实到法律层面,改革的结果也就不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结果,不但是没有改革,而且很可能是最坏的改革。企业和企业家就很可能沦为最弱势的群体,我们国家和民族最悲哀的时刻就会到来。
上面谈到的束缚企业发展的十大枷锁,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事实。这些枷锁,从企业层面看,必然会加大企业成本;从国家经济层面看,就是经济滞胀的推手;从民生层面看,就是物价持续高企的根源;从社会层面看,就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从吏治上看,会使政府和官员越来越腐败;从道德上看,会令民风越来越腐化。不打破这十大枷锁,国家和民族,企业和老百姓都没有未来和希望。
本文摘自《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东方出版社)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