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DM:检测服装业劳工状况的“奴隶足迹”
发表时间:2014-08-28     发表评论

  试想,当你在某时装店高高兴兴地试穿一件当季时髦T恤时,身旁有人告诉你:这件T恤是由一个贫穷、瘦弱的12岁女孩在东南亚某地的服装厂里缝制的,作为血汗工厂里的小童工,她每天超负荷工作11个小时——你会作何感想?

  随着可持续概念的传播和劳工保护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所购买商品背后所隐藏的劳工生产情况。如果商品的生产过程符合劳动法案和劳工保障条例所规定的安全条款,服装工人的劳动环境得到应有的保障,消费者们会对产品更加信赖和满意,并愿意为此支付相应的价格。

  为进一步实现对供应链上劳工保障监测的诉求,关注劳工权益保护的NGO组织Made in a Free World与美国国务院共同研发了一款软件产品:其名称为“强制性劳动风险测定与补救(Forced Labor Risk Determination & Mitigation)”,简称FRDM。这个产品旨在帮助完善相关政策执行与检测,审核并改善供应商系统,以及分享行业最佳实践案例。

  作为一家总部设立在旧金山的反奴役劳工的组织,Made in a Free World将一句口号写在了自己的网站上:“信息促成行动。”在收集劳工信息的同时,该组织还在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劳工情况监测,以帮助减少童工雇佣行为和风险。

  事实上,服装业中的童工使用,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最为黑暗的污点之一。在原料生产链条上,以棉花种植业发达的乌兹别克斯坦为例,有报道显示:在棉花采收的季节,有很多本应该上学的孩子丧失了学习的机会,被派去采摘棉花以补贴家用。

  在服装生产链条上,服装出口大国印度就曾被美国列入贩运受害者保护重新授权法(TVPRA)的黑名单,出口受创。而同为服装业生产链条转移目的地之一的柬埔寨也深陷童工参与服装生产的泥沼。由柬埔寨国家统计研究所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进行的柬埔寨劳动力和童工的统合调查曾显示:在每10个5至17岁的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以某种形式在工作,共涉及约43万个儿童,且将近一半的童工的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8小时。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服装品牌已经加紧与工会及NGO组织的合作,以重建一个能够更有效保护劳工权益的行业。而对消费者而言,最强有力的行动则是“用钱包投票”,拒绝购买那些滥用劳工的品牌。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