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协加工分会:2014年度棉花收购周报(9.15-9.19)
发表时间:2014-09-22     发表评论

  据中国棉花协会加工分会调查,9月15日至19日一周,新棉采摘量进一步增多,天气因素推迟棉花规模性采摘。棉花期货、现货价格继续下跌,加工企业普遍等待观望。棉价低开低走,棉农捂棉惜售。籽棉收购市场平静冷清。

  采摘量增加,收购价格下跌。本周,更多的棉区开始采摘新棉,山东、河北和山西部分棉区采摘进度近半,棉农手里的新棉存量不断增加,籽棉的储存成了新问题。受皮棉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籽棉收购价格也以下跌为主。新疆地方白棉2128级为6.49元/公斤,比上周下跌了1.14元/公斤,白棉3128级为6.56元/公斤,比上周下跌了0.54元/公斤。山东白棉3128级40衣分为7.30元/公斤,与上周基本持平。河北省有1家样本企业本周白棉3129级40衣分开秤收购价格为7.16元/公斤。河南省有1家样本企业本周白棉3128级36衣分开秤收购价格为6.3元/公斤。

  棉企观望,棉农惜售,收购市场冷清。截止本周末,根据对样本企业的监测和调查,绝大部分棉花企业表示近期仍然不会入市,因为皮棉销售价格、银行贷款、籽棉上市量等都不在掌握之中,无法防控经营风险,不敢贸然入市。开秤企业微增,从上周的11家增加本周的16家,比上周只增加了5家。但停收的企业也有4家。从4家棉花企业停收的原因看,有1 家是因下雨停收,另三家都是因为下调了收购价格,棉农不愿意卖收不到棉花而停收。收购价格低开低走,完全低于棉农的预期,棉农无法接受现价而选择停卖,收购市场极度冷清。

  特殊市场催生特殊购销模式。本周,新疆籽棉收购出现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棉花企业直接用现金现场结账收购籽棉,大多为做民用棉生意的企业。另一种模式是“收购不定价”模式,即棉农先将籽棉送到棉花企业,双方共同测定籽棉的色级、衣分率、回潮率、含杂率等指标,但不定价,约定好一定的时间,根据市场的综合价格水平再定价。这种模式的好处:既解决了棉农存棉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棉花企业因资金短缺买棉难的问题。还有个别的棉花企业则是采取支付定金模式,即棉农先将籽棉拉到棉花企业,企业先支付棉农部分定金,最后双方再根据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商定收购价格。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