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服装设计师:不出国就难出道?
发表时间:2014-09-24    作者:徐柳 发表评论

  在本土服装品牌“例外”红了之后,借由《女神的新衣》,国人对我们自己本土设计师的关注度又有了一轮新高。确实,娱乐节目对设计师的宣传效果,要远远好过买手店里的店员苦口婆心的推销,即便是对于连续6年在巴黎时装周办秀、拥有众多粉丝和完美履历的Masha Ma,这个机会也难以抗拒。

  当下,人们会特别关注设计师从哪毕业。英国圣马丁、伦敦服装学院、巴黎ESMOD国际服装设计学院、纽约时装学院……这样蜚声国际的时装学院,在买手模式发展起来的今天,往往成为本土设计师的通关文牒。

  而那些没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本土设计师,可能就需要频繁在国内时装赛事中拿奖、流转各大服装公司,在市场、厂家的多重检验中慢慢等待“例外”或《女神的新衣》这样一夜成名的机会。比如马可,毕业自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在23岁那年拿到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之后为“例外”做了10年设计总监;比如郭培,1986年在北京二轻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做过北京市童装三厂设计师,慢慢为明星设计服装而成名……

  但国内大多数为设计师提供平台的设计大赛往往都是一些具备了一定能量的服装品牌在推动。一周前,南京迎来了第十六届江苏国际服装节,第23届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东部分区赛成了一大看点。跟往届一样,今年的比赛吸引了很多服装专业在读大学生,他们有不少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这样服装设计专业在全国排名前40的高校。

  虽然整场作品展示看下来,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参赛者的理想主义和模仿痕迹,这是年轻设计师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但是,他们也会在自己的设计中使用到比较流行的面料;也加入廓型、解构这样热门的设计元素;虽然参赛作品只有5组,可他们都有意识地让这个小小的系列丰富而完整……拿到第一名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廖雯雯,将美院学生科班的绘画技艺和中国传统的田园风格结合在一起,还让男模在印花西装下搭配起了裙子……可能这种“混搭”,是在完成中国设计师对中国风使命式的传承的同时,努力融入Jean Paul Gaultier式的、在国际上更流行的中性风格。

  这些尝试和意识或许就是国内服装设计大赛都乐于见到并倡导推动的。然而最终决定我们的本土设计师能否顺畅出道、能否站稳脚跟的,仍旧是市场,是我们的审美能否摆脱品牌的引导,做到真正的独立。

稿件来源:东方卫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