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快时尚”:为何只快不时尚?
发表时间:2014-09-28    作者:李冰 发表评论

  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也看上了“快时尚”巨大的市场容量,纷纷祭起“快时尚”大旗。美特斯邦威、班尼路、佐丹奴等都曾试图以此概念转型发展,李宁、德尔惠等也在新的设计中逐渐淡化运动风格,加大时尚元素的比重。

  有的国产品牌,学习ZARA的模式,款多量少、缩短补货周期和供货时间,同时又借鉴优衣库的低价策略。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又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成本高企、质量问题频发等。

  其实,这些品牌的举动,无疑是看到了近几年内国外“快时尚”在中国市场的不俗业绩。当然,“快时尚”也确有值得本土品牌借鉴的地方,比如控制成本、降低库存等。

  但是并非任何品牌和企业都可以“依样画瓢”,转型成为“快时尚”企业的。它需要企业有一支眼光独到的设计、买手团队,能做到款式国际化、更新快,还要有整个生产、供应系统来保证快速交货、快速反应。很显然,大多数本土品牌无法达到这一点。

  同时,国际“快时尚”品牌店铺规模大,动辄数千家,在与上游供货商的对话中掌握定价权,可以低价格、快速度拿到货物,这也是本土品牌办不到的。说白了,当前国内“快时尚”品牌仍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开发能力是首要任务。

  虽然国内服装品牌大多受到“快时尚”冲击,发展面临压力,但是“快时尚”并非传统服装企业走出困境唯一的“救命稻草”。这部分企业应该向国际大牌学习其高效的商品企划体系、生产配送模式及贴近市场的策略,针对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短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差异化路子。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