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届广交会]广交会五天订单 产地要卖两个月
发表时间:2014-11-03     发表评论

  本届广交会,第一次试行进出口展区融合办展,国内出口商和境外进口商过去分属不同的展馆,如今彼此只隔一条过道。面对前来“偷师”的国内参展商,进口商倒是十分淡定—尽管看到了创意,但其中的技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复制。有马来西亚进口商参加广交会5天,就收获了在当地销售两个月的订单量。国家刚刚提出要增加消费品进口,以后买进口货将有更多选择、价格更抵。

  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见到,大陆和境外参展商只有一条过道之隔。与其他纯出口的展区相比,进出口混合区人气更旺。提供免费试饮的进口咖啡商,纸杯堆满垃圾桶。反观对面的食品展区,由于人少,过道显得格外宽。

  集中意味着境内外企业要同台PK。“我们不怕竞争,彼此定位不同,我们是本地企业,产品新鲜,销量大,大众化定价。”珠江啤酒集团海外销售部的业务代表敖翱说,“进口商基本上走高端路线,价格与我们错位,不会正面交锋。相比之下,我们更关心来自国内同行的冲击。”对手近在咫尺,倒是方便了国内企业“偷师”。整个上午接待客商忙得不可开交,敖翱还是打算抽空去进口展位“师夷长技”。

  而境外进口商则气定神闲。记者巡馆发现,进口商很多产品在国内从未见过,暂时没有对手。马来西亚一家企业在展位挂出各种照片,销售人员拿手机对着其中的恐龙照片一扫,屏幕马上跳出张牙舞爪的恐龙。电视台的摄像机就在旁边扫过,不怕被国内企业“抄桥”?“产品已经卖了一两年,现在还没多少对手。”刘先生对自家技术颇有信心,“这是第二次参加广交会,成交非常好,韩国、美国、英国的客商连下订单,中国反而比较少。”

  上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上月在北京召开的APCE财长会议上,澳大利亚财长表示有信心在年内和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中国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进行到第十三轮。可以期待的是,未来进口商品的品种将会更多,价格更便宜。商家已经等不及了。广交会上韩国一家高丽参企业,之前在中国一直只售高丽参,眼见中韩贸易“好事临近”,他们决定先行一步,一次过拿出三款高丽参衍生产品申请进口。“以前走流程要三年,现在简化到一年至一年半。预计最快明年就能完成进口检验,希望饮上中韩自贸协定的头啖汤。”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