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十大品牌展开千店混战 部分或将被淘汰
发表时间:2015-01-23    作者:王敏杰 发表评论

  自2007年快时尚品牌H&M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以来,我国市场进入快时尚时代已有七年之久。联商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包括优衣库、H&M、Zara、GAP、C&A等在内的10大快时尚品牌总门店数已经达到了1136家。
  在此背景下,国外快时尚品牌之间的竞争,以及和本土快时尚品牌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快时尚品牌的数量以及竞争情况来看,单靠某个特质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混战期”状态下,部分品牌将被淘汰,未来或许只剩下四五家有差异化特点的品牌来分食市场。
  快时尚扩张步伐加快
  1月16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钟山会见了Zara品牌母公司西班牙Inditex集团总裁帕布罗伊斯拉。
  在见面会上,帕布罗伊斯拉表示,今年Inditex集团旗下的所有品牌将在中国60多个城市总计开设500多家店铺,并且将继续进行实体店和网上店铺一体化计划。
  而就在2014年,以Zara、H&M、优衣库等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开始大势扩张。
  联商网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优衣库新开店86家,门店总数达到343家,H&M开店60家,门店总数达到236家;Zara新开店12家,门店总数达到149家;无印良品新开店28家,门店总数达128家;GAP新开店23家,门店总数达94家;C&A新开店9家,门店达到64家;U&R新开店26家,门店达到55家。此外,MANGO、NewLook、Forever21的门店总数分别为40家、19家、8家。
  2013年,优衣库的门店总数为257家;H&M的门店总数达到176家;GAP的门店总数为71家;Zara的门店总数为137家。
  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几乎每一家新开业的快时尚门店,背后都伴随着一家购物中心的开业。快时尚品牌的快速扩张并不是无缘由的,可以说是目前整个商业地产市场过热的产物。
  九派咨询管理总经理邵立刚表示,在中国市场,快时尚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这些品牌还没有真正往更为下线的市场走,目前基本是跟着购物中心的布局在开店。
  市场竞争步入混战期
  由此来看,在2014年,快时尚品牌已成为服装界为数不多的亮点。也因为如此,上市不久的拉夏贝尔也放言要做“中国版Zara”。
  “都在向快时尚靠,但是很多品牌的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是十分到位。”邵立刚如此表示。
  在邵立刚看来,一些快时尚品牌,目前除了门店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外,本质上的变化仍旧不大。
  “快时尚也开始出现被淘汰者,一些企业未来能否继续在中国生存,很难说。”邵立刚介绍,目前,优衣库门店数量在往上走,新进入者Forever21这两年也是在扩张,相比而言,Zara和H&M的变化则比较小。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前,这些快时尚品牌各自有其擅长的领域进行发展,依靠时尚、品质出位,但随着越来越多品牌进入,较为明显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开始进入混战的格局。“单靠某个特质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也是一个好事,有一部分运营不好的品牌肯定会被淘汰掉,外资快时尚品牌存在四五个是正常的,他们会借助差异性来分食中国市场。”
  国内品牌怎么走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快时尚”?邵立刚告诉记者,目前,低端快时尚的发展速度还不错,尤其是一部分“抓现货”的商号品牌:自己不做生产,到市场上去拿很多品牌然后在自己开的卖场集中销售,价位较低,特点在于周转快。“新的商号品牌在不断涌现,他们的盈利情况都还不错,但越往高处发展阻力越大。”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