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丝绸:探索“企业+共育户连农户”模式
发表时间:2015-02-02     发表评论

  APEC期间,各国领导人穿着的“新中装”所采用的“天字一号”面料,其蚕茧原料、面料生丝均出自绵阳天虹丝绸公司。对此,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慧君表示,公司生产的生丝能入选APEC“新中装”服装原料供应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浙江达利丝绸公司从天虹订购的3批6A级顶级桑蚕丝,每吨约42万元,在业内称为“软黄金”。杨慧君认为,公司之所以可以生产出如此优质的桑蚕丝,这与企业非常注重原料基地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她说:“虽然,四川省绵阳市真正从事蚕桑农业的人口不足10万人,区域相对狭窄,但我们多年一直注重蚕桑原料基地的建设和原料生产。”

  如今,四川绵阳天虹丝绸公司积极探索建立了“公司+共育户连农户”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发展高标准蚕桑基地,提高蚕业科技水平,使蚕茧质量、农民养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蚕茧收购市场井然有序。

  在“公司+共育户连农户”经营新机制下,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在蚕茧收购和经营方面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依靠科技提高蚕茧质量,而不是采取压级压价、杀鸡取卵的办法来获取超额利润。在行情不好时,通过加强管理,降低费用,保护价收购,保护农民利益,稳住蚕桑基地。同时,共育户不仅要为农民共育小蚕,还要对他所负责的养蚕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公司根据共育户的共育质量,农民单产高低,交售的蚕茧数量给共育户结算费用。

  杨慧君指出,在“公司+共育户连农户”新型组织结构和利益机制下,公司是龙头,虽然为基地建设和服务买了单,但收到了优质蚕茧;共育户发挥了连接农户的关键作用,农民养商品蚕得到了实惠;农民依靠公司,生产有了保障,养蚕单产质量高,收入稳定。这种模式使企业和农民建立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生产保障机制,蚕茧优质、高产,农民高收、企业高效,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