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斌、李远芳、肖立晟,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仅代表本人观点)
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路径很独特。大多数经济体在从固定汇率体制向灵活汇率体制的转换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而中国试图通过边走边看的渐进方式完成这个转换过程。迄今为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是进行时,中国的货币当局在探索一种非常独特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从固定汇率体制向灵活汇率体制的改革,要义在于将全部或部分汇率定价权从货币当局转让给市场。以此为标准,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2005年7月—2012年4月。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货币当局,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美元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下,选择人民币对美元的渐进、持续升值。从汇率形成机制角度看,无论是钉住美元还是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渐进升值没有本质区别(汇率水平的变化很有意义),市场对汇率价格没有直接决定作用,市场供求力量会不会影响汇率取决于央行的态度。
阶段二,2012年4月至今。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定价部分向市场转移。标志性的时间是2012年4月,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2014年3月,日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人民币汇率日波幅明显放大,市场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和放大,尽管货币当局仍处于主导力量。
2005年7月-2012年4月,人民币汇率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渐进升值,汇率形成机制没有实质性变化。2012年4月至今,人民币汇率的主要特征是渐进扩大波幅,市场力量在汇率价格决定中开始发挥作用。与其它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化形态相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形态的最大独特之处在于“渐进”,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货币当局完成如此渐进地汇率单方向持续变动,以及如此渐进地扩大汇率波动幅度。
图1 link.reuters.com/bec93w
注:UPLIM和BTLIM分别代表给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幅上下限。
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非典型的窄幅区间波动形态。典型的区间波动有两个要素,一是明确宣布固定的中心汇率,二是围绕中心汇率上下一定的波动幅度。人民币汇率虽然形态上看似窄幅区间波动,但不是典型的窄幅区间波动,差别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汇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些类似于中心汇率,但又不完全相同,因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并非固定不变(2012年4月-2013年12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6.3升值到6.1;此后中间价在6.1-6.2之间波动)。货币当局没有明确地把中间价定义为中心汇率,市场只是从市场汇率、中间价汇率和每日波动上下限可以观测到人民币汇率自2012年4月以来存在类似的中心汇率。
其二,没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波幅限制。典型的区间波动会制定一个波幅,在未来调整政策出台以前这个波幅一直有效,比如欧洲汇率形成机制。而人民币只是设定了对中间价的日波幅限制,没有更长时间的波幅限制。如果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不变,那么这个日波幅限制也就是周波幅、月波幅、年波幅…;如果中间价变了,周、月、年人民币波幅可以很大。
非典型的人民币汇率窄幅区间波动机制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化轨迹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二是日波动幅度限制。如果日波幅没有大幅放大,汇率变化趋势实质上还是跟着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走,市场供求力量驱使下的汇率变化方向还会被货币当局拉回来。从价格形成机制角度看,货币当局在汇率决定上依然处于决定性作用,留给市场的空间有限。如果日波幅放的非常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名存实亡。从价格形成机制角度看,市场在汇率决定上处于决定性作用,接近于浮动汇率体制。
理解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成为预测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这个系列的后续文章中,我们会讨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定价,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优缺点和进一步改革方向,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