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棉纺业影响几何?
发表时间:2015-08-12     发表评论

  今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2298,人民币比前一交易日中间价贬值1.86%,央行开启人民币贬值的窗口,这一变动对于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讲,无疑是利好,直接增加了出口的利润空间,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振行业出口信心,各大出口型上市纺织企业股票涨停也是一大佐证。

  今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2298,人民币比前一交易日中间价贬值1.86%,央行开启人民币贬值的窗口,这一变动对于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讲,无疑是利好,直接增加了出口的利润空间,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振行业出口信心,各大出口型上市纺织企业股票涨停也是一大佐证。

  1、出口利润增加
  
  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408.5亿美元,进口54亿美元,平均至每月的进出口金额分别为9亿美元、68.1亿美元,按人民币贬值1.86%计算,理论上推算后期每月出口净利润增加1.1亿美元的利润,那么9-12月按人民币维持稳定计算,将要增加4.4亿美元的利润。

  对于棉纱线而言,2015年上半年出口数量12.13万吨,金额6.22亿美元,进口数量111.84万吨,金额30.53亿美元,按照上述同样的计算方法,每月的逆差可减少753万美元。

  2、间接降低出口成本,提高本土棉制品国际竞争力
  
  以我国的出口棉纱线为例,根据1.86%的贬值幅度,出口棉纱价格每吨可降低590元左右,这将会提高出口产品的议价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恢复出口市场份额。
  
  而理论上进口纯棉普梳32支纱线每吨成本将增加300元左右,今天各贸易商纷纷已经调涨进口纱的报价,但实际成交价格难以上调,或许还要降价促销,随着成本的上升,亏损是必然。假设国产纱价格不变,国内外棉纱价差就会相应缩减300元/吨,而实际上国内纱线价格或会根据这一空间,适当调升国内的棉纱报价,去争取一定的利润空间,而不会将所有的利润传导到下游。

  3、国内外纱线价格博弈,进口纱重新寻找价格平衡点
  
  我国进口纱主要来源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这些国家的棉纱竞争优势来自于低价的原料、劳动力以及能源电力成本,进口纱的定价模式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生产国的剩余产能的转化,另一方面是国产棉纱的价格。即内外纱价差维持在一定水平,目前看每吨千元左右,对于国外生产企业而言,美元报价暂时不会调整,但随着中国消费的下降,销售压力加大,外商也会调低美元报价来保证价差的稳定,那么进口纱线就会迎来另一个价格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价位是多少,什么时候出现,就要依国内现有进口纱的库存和下游的消费能力而定了。

  下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国内消费也疲软的同时,依靠制造业增加净出口或许是一条重要的选项,为了刺激出口,人民币被动贬值,而也有相关报道指出,或许接下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从现在的2%扩大至3%,那么这将较大幅度的刺激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提振业界信心,利好我国的棉花消费。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