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套”引出嘉祥大众创业路
发表时间:2015-09-21     发表评论

  滑雪手套、消防手套、礼仪手套、跳舞手套;羽绒手套、真皮手套、莱卡手套……在山东嘉祥中国手套博物馆,成百上千种功能细分、材质不同、颜色款式各异的各类手套,让记者大开眼界。

  日前跟随“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采访团,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这里年产手套600多万打,年销售额15亿元,是民营企业密集度最高、最有特色的手套集群生产基地,是海内外知名的“中国手套名城”。

  手套按功能分为体育运动、劳动保护、家庭作业、服饰礼仪、军事科技、医疗卫生6大系列。嘉祥县已具有上千种手套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及60余项专利产品,其中滑雪手套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62.58%,出口占比达到行业的76.38%,是全国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

  “嘉祥现有自营出口权企业24家,自主品牌20多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5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了营销机构,是双星、李宁等知名品牌的主要加工基地。”中国手套协会会长、济宁市剑华中兴滑雪制品公司董事长陈建华告诉记者。

  手套产业是个“小”产业,但给嘉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却很大。

  在一个乡镇手套加工厂,17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工人们熟练地在流水线上作业。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这里的40多台机器,还有30多台机器送到了技术娴熟的村民家中,以便她们在家里加工。

  “手套产业已经成为嘉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好项目。”嘉祥县副县长王从奇说。目前,嘉祥县拥有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200多家、加工户1500多户,加工户覆盖全县80%以上村居,形成了“总部经济+分厂+加工户”的手套生产模式。


  王从奇具体解释了“总部经济+分厂+加工户”的发展模式,即由剑华中兴等龙头企业园区集聚形成企业总部经济,在企业总部带动下,在乡镇驻地设立加工分厂,再由加工分厂辐射村居,设立村级加工厂,再由村居加工厂带动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加工户,从而带动就业。

  在加快自身手套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嘉祥还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手套企业产业援疆,把手套生产辐射到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去年6月,嘉祥与新疆英吉沙县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5亿元,完全建成后可年产滑雪手套200多万打,年销售额8亿元,实现就业3000人,预计5年可达到带动万人就业的目标。”嘉祥县委书记柳景武介绍说。

  “嘉祥与英吉沙的手套产业合作,不仅促进了英吉沙的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也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亚、南亚、俄罗斯、欧盟的市场占有率,为嘉祥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柳景武说。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