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搞内销 广交会参展商求突围
发表时间:2015-10-28    作者:马化展/黄璨 发表评论

  近日,在第118届广交会的中国外贸企业创新转型研讨会上,国内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表示,未来几年中国的外贸企业仍会很困难,希望能通过跨境电商完成新的突围,此外内外贸市场上如何平衡,也会成为许多中型外贸企业的调整点。

  他的这些观点在此次广交会上得到印证:羊城晚报记者发现许多参展商建起网上商城以促进内销,同时试水跨境电商开拓对外贸易渠道。记者还了解到,广交会的新型跨境电商平台预计于11月份正式上线,并将实施“零佣金,零会员费”的免费政策。

  外贸或需借力跨境电商实现突围

  吴晓波在该研讨会上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外贸企业的日子还会不太好过,因为靠中国制造的现有模型,在全球既有的贸易格局下实现突围非常困难,“或许要经历三到五年的煎熬期。这需要政府通过跨境电商这种公共性平台的建设,让我们的中国制造完成一次新的突围”。

  吴晓波认为中国的外贸可以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碾平”中间商和消解中间环节。此次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本届广交会展区的许多展位,也了解到一些外贸企业已在试水跨境电商。“当然这部分的情况其实不适合在广交会的展位上过多展现”,广交会上一家餐厨用具的业务员表示虽不便展示出来,但他们公司其实已着手开始这一领域的拓展。

  广交会电商将于11月正式上线新型电商平台,并实施“零佣金,零会员费”的免费政策。广交会电商CEO总裁雷霆此前指出,在传统外贸下行之际,跨境电商为中国出口注入新鲜血液,让中国企业得以绕开中间商,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建立联系,这对中国企业建设海外销售渠道大有裨益。

  部分广交会参展商选择促进内销谋转型

  面临外贸转型的普遍课题,记者还在此次广交会上了解到,有些企业选择了积极推动内销。申港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广告诉记者,“最初,我们带着产品来到广交会,希望进军国际市场,但效果并不理想。”杨广表示,很多广交会客商还是希望寻找低价产品,而真正想要高品质产品的仍在少数。半年前,申港文化开始积极推动内销,并开设淘宝专卖店和微店,意想不到的是内销发展迅速,目前销售量已超过外销占总量的6成。“内销以零售为主,外销则批量出售,可以看出现在中国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

  还有做醴陵陶瓷的参展商告诉记者,微商城也是公司今年刚刚搞起来的,主要面向国内客群,“从销售情况来看,创新产品在国内认可度更高,市场更大”。此外在今年的第117届广交会上,记者同样从国内纺织服装外贸企业时获悉,为了应对持续低迷的外贸局面,有的服装企业选择更加注重起国内市场。

  吴晓波也表示,对于国内很多中型的外贸企业来说,如今完全依赖外贸会非常困难的,在内外贸市场的平衡会是一个当前的调整措施。但有外贸企业参展商都告诉记者,部分企业向内贸转移往往短时间内很多立竿见影,但如果搞大的改革动作,风险又太不可控。编辑:健龙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