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服装制造业要补“工匠精神”之“钙”
发表时间:2015-11-23    作者:何欣荣 发表评论

  “如果制假、售假及靠低价竞争的行为得不到遏制,民族品牌和传统产业没有出路。希望在政府支持下,制造业能回归‘工匠精神’和‘价值竞争’的本位。”在日前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服装上市公司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的上述发言,引发关注。

  周成建此番发言没几天,国内的网购交易额在“双11”当天再创新高。

  “互联网确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竞争要素,但坦率地说,我们之前对互联网的理解过于肤浅。”周成建表示,互联网大潮刚刚袭来时,包括美特斯邦威在内,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知道从哪个环节入手应对,最后都是从销售端开始,把互联网用于渠道拓展,这就导致前面的很多投入都交了学费。”

  回头反思,周成建认为,中国商业环境的发展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民族品牌和传统产业缺少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尚未形成“工匠精神”来夯实品牌和品质的基础。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很多企业迷失在单纯的价格竞争中。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对品质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在国内电商井喷式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在海外抢购马桶盖之类的新闻还不时冒出,给中国制造业敲响了警钟。

  经过几年的探索,周成建表示,企业已经找到真正的转型路径,即把互联网用于服装行业的全流程:在销售端,利用互联网积累的大数据,更加精准地判断未来流行趋势;在生产端,利用互联网提高车间效率,并实现服装的个性化定制。

  近年来,美特斯邦威已开始在部分地区,接受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订单,并放到上海的试验工厂里制作。“目前每天的订单量大概三五十单,量虽不大,但客户黏性非常高。通过试验我们还发现,定制服装不一定贵,完全可以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周成建说。

  美特斯邦威的这个试验,其实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近期在上海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就是智能制造。在周成建看来,服装业的智能工厂,简单说就是可以支持单件生产的流水线工厂。“通过这种智能化转型,来实现极致的产品性价比。只要把产品做好了,任消费市场千变万化企业也能从容应对。”

  制造企业的转型,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周成建说,现在互联网上,制假、售假和仿冒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以美特斯邦威为例,虽然历经三年整治,但网上仍有近5000家仿冒美特斯邦威产品的店铺,并且这不是孤例。某知名鞋类品牌负责人也吐槽说,网上假货销售额比真货大。“其实,在互联网环境下,打假在技术上没有难度。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政策和文件,而是坚决的执行。”周成建说。

  创新如果得不到保护,就会催生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制造业工作者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国内形成低质低价的消费环境,要买高品质的商品只能去海外。”不少企业家表示。

  转型之路尽管艰难,但改变已经开始。周成建表示,未来几年企业将加大创新投入、品质投入,牺牲短期利益为中长期发展夯实基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说,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要向日本优衣库、西班牙ZARA等行业标杆看齐,在培育全球品牌、占据价值链高端方面,持续不断地努力。

稿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