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献策浙企“走出去”:提高贸易质量 加大海外并购力度
发表时间:2016-05-23    作者:陈丽莎/李晨虓 发表评论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如是形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在5月21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转型发展论坛”上,王忠明指出,对于民企林立、资本雄厚的浙江而言,单纯依赖的对外贸易,并非经济健康发展的长久之策,“走出去”结构也应呈现多元化。

  “到洋人的地方,做洋人的老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拥有更多中国血统的跨国公司已成发展所需。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346宗,交易金额达到5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跨国并购体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结构上的丰富和升级,更是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后,实力积蓄使然。

  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浙企参与海外并购,已是蔚然成风。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温州商人收购英国卫视台,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印度等国建立光伏电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以并购或资本投资布局海外市场。

  王忠明对此评价,像收购沃尔沃这样的案例,恐怕只有在浙江的民企才敢梦、敢做,并最终成为现实。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周日星介绍,浙江省是民营企业走出去采取直接投资的最多的省份。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140亿美元,引进外资169.65亿美元,对外投资的数额与引进外资的数额基本持平。

  在良好的政策利导下,浙企应如何加大海外并购力度,提高并购质量?政府又该如何提供好服务,当好“店小二”?

  王忠明建议,企业应以技术为导向,有效带动转型升级,抢占技术制高点;同时,完善相关全局化部署,抓住当前海外市场低迷,并购成本较低的机遇。

  他也指出,为保证境外并购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中充分体现,并注重利用国外资源,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认知度;政府也应提供更到位的公共服务供给,发挥外交、境外使领馆在对接跨国并购中的作用。

  此外,于外贸大省浙江而言,大而不强也是一“老大难”问题。

  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到“十二五”末期,浙江省出口货物贸易总额已经达到2767亿元人民币,超越上海,排名中国第三,同时也是提供贸易顺差最多的省份。

  然而,纵观产品出口结构,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保持在40%左右。由于过半数的涉及出口的企业为小微企业,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缺乏,让浙江制造一直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徘徊。

  在当经济前转型升级的要求下,浙江欲做出口强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前的出口结构亟待优化。

  为此,周日星建议,浙江应走上一条质量、技术、品牌、渠道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品牌销售的比重,掌握更多自主销售渠道,利用创新驱动,改善工业产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他还指出,浙江还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水平提高来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据悉,第四届“中国转型发展论坛”是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与浙江省商务厅共同主办,此次论坛主题为“新开放·新动力·新格局”,共有200多名国内著名专家、知名浙商、高校师生以及地方政府代表出席论坛。(完)

稿件来源:中新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