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已不再是短板 未来纺织业关注的焦点为“数码印花”
发表时间:2016-06-29     发表评论

  一直以来,数码印花设备绿色环保、即打即印的生产方式被业界关注,但由于速度慢、成本较高等因素,限制了数码印花设备的应用。不过,从ITMA设备制造商展出的设备可以看出,速度是数码印花设备“短腿”的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数码印花设备已经具备了用于批量化实际生产的技术水平。

  意大利MS公司展出的LaRio数码印花机印花速度可达4500米/小时,高解像速度达35米/分钟,分辨率可达600dpi×600dpi。它改变了数码印花机速度无法与圆网印花机相比拟的状况,在相同或更廉价的运行成本下,LaRio与传统圆网印花机相比可大幅减少生产时间,没有花型回位及颜色的限制。可提供数码印花全套解决方案的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展出了多台设备。其中,VEGA3000系列数码印花机采用京瓷公司KJ4B型喷头,最高速度可达1030平方米/小时;VEGA7000系列数码印花机配有32个京瓷KJ4B型喷头,可实现1000平方米/小时的印花输出能力,印花幅宽可达3.4米。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宏华数码产品可实现打印满底花型2元/平方米、一般花型1元/平方米的成本投入。在生产2000米以下的印花产品时,其成本与传统印花工艺是一样的。

  此外,施托克印制系统集团(SPGPrints)首次推出了Pike系列数码印花机,每个打印杆装有43个喷头,印花幅宽达到1850毫米,打印杆的原始分辨率达到1200dpi×1200dpi,其最高速度可达75米/分钟。

  实现库存精确控制

  宏华数码公司副总经理郑靖指出,目前,纺织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投资较少、回报更快的小批量、定制化订单,同时要求产品能够满足色彩多样的多种设计风格。随着这种市场需求的越来越普遍,纺织品印花工厂订单正在从大批量生产向小批量定制转变。

  数码印花设备正好适应了这种生产需求,但它给纺织服装企业带来的优势远不止于此。康丽数码首席执行官GabiSeligsohn指出,数码印花对整个产业链最大的贡献是对仓储过程的优化管理。传统印花同一款设计需要生产够一定的数量,但卖不掉的服装就变成库存,继而产生很多仓储租金,所以企业只能想办法将其低价处理掉。数码印花的优势在于,除了印好可卖完的产品,企业在仓库里储存的都只是白色的布,当有新的订单时,仍旧可以用仓库中的白布来印花,有助于节约成本和仓储管理,不会出现因成衣不受欢迎造成大量库存的问题。

  事实上,传统印花一个花型最少要印1万米,而数码印花的量可少于100米。而以ZARA等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则完全按照这种模式来操作,即不需要备有很多库存,而是用小量来试市场,如果市场反应好就再增货,实现库存的精确控制管理。同时,由于数码印花设备具备了速度快、可小批量生产的优势,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同时也为目前一部分正在寻找新模式的纺织服装企业找到了出路。

  除了康丽数码以外,本机展会上许多数码印花设备都可满足纺织企业小批量的生产需求。例如Mimaki公司推出的入门级喷墨纺织品印花机Tx300P-1800,就是针对小批量生产的一款产品。

  技术仍待不断改进

  日前,美国一家公司发布数据称,全球数码印花纺织品市场价值约75亿美元,2014年~2019年,数码印花的市场应用正在经历34%左右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虽然欧洲是纺织品数码印花的最大市场,但是亚太地区的数码印花市场也正蓄势待发。从预期规模来看,我国的数码印花产业不可限量。

  不过,就目前而言,市场对于数码印花产品的接受度仍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数码印花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印花化学品和墨水的各种特性,以及印花设备速度、分辨率、液滴尺寸和配置、耐水洗和耐磨性等。各种生产技术的进步,直接决定了数码印花产品被市场接受的速度。

  ITMA上,数码印花配套产品的制造商也展示出其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其主要体现在数码印花系统升级、墨水性能提升等方面。

  COLORJET公司的新型数码印花机FABJET-DU采用双供墨系统,是一种“二合一”式的机器。用户只需按动开关,就可以在活性、分散染料和颜料3种墨水中任选2种,使机器成为活性或颜料或分散性墨水印花机。

  康丽数码此次展出的新型高效率、低单件成本Vulcan系统,可以帮助数码印花设备在中、长期的生产过程,达到能与丝网印花相媲美的成本。

  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纺织品需要不同类型的墨水,不同的墨水技术需要采用专用的针对不同应用场合的印花机械。但是,EFIReggiani公司改变了这一情况,其旗下VelvetJet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颜料墨水,可在各类纺织品以及在各种工业印花机上印制。

  近年来,国产纺织品数码喷印技术与装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目前喷头核心技术依旧被日本企业垄断,高速全幅宽喷头的数码印花机在短时间内难以制造和推广,墨水也导致数码印花成本过高,这些都使国产数码印花设备发展受限。我国的数码印花设备制造商想要与国外制造商一起共同从未来市场的强劲增长中获利,仍需要努力再努力。

稿件来源:中国纺机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