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欧盟若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欧企恐反受其害
发表时间:2016-12-07     发表评论

  美媒称,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入世的一项条款即将到期,这可能会导致那些以中国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制成的欧洲商品价格上涨。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6日报道,12月11日该条款到期,欧盟要么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而在反倾销案件中使用中国数据来计算关税;要么起草新规,从而消除欧盟过去在对待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体上的差异。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律师事务所VVGB Advocaten合伙人埃德温称,中国在WTO条款期满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欧盟南部国家和工业行业施加了太大压力,要求维持保护措施甚至上调关税。

  报道称,根据上个月公布的提议,欧盟委员会正致力于调整其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框架,以利实施更加严格的规定。

  总部位于伦敦的咨询机构Global Counsel LLP合伙人斯蒂芬·亚当斯称,那些将部分供应链外包至中国企业的财务主管对此感到担忧。他表示,当企业将业务外包至中国后,关税就被视为成本因素,而非保护措施。

  欧洲汽车业可能因欧盟对中国部件和铝轮毂等中间产品征收更高进口关税而受到打击。包括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以及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和雷诺公司在内的欧洲汽车生产商目前为进口的中国铝轮毂支付22.3%的关税。这一从量税目前正受到欧盟委员会的审查。

  欧洲汽车业一位知情人士称,汽车业因这些惩罚性关税受到打击。这位人士还说,这些都是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汽车生产商本来可以把这些钱投资在别的地方。

  其他行业也可能遭殃。德国化工产品公司瓦克化学公司向中国出口多晶硅,多晶硅在中国被用来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而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返销欧洲。一些德国纺织品生产商也担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对于工业纺织品的生产,很多公司依靠中国基材供应。

  瓦克化学公司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许斌称,如果欧盟不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洲公司可能面临中方的报复措施。

  在11月10日发表的声明中,中国商务部称,中方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的权利,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之前一天,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修改其反倾销法律制度的提案。

  报道称,在中国运营的欧洲公司目前担心中国会采取报复措施。法国工业公司Compagnie de Saint-Gobain SA亚太地区总代表杰维尔·吉梅诺称,摩擦对各方都不利,因此应避免采取强硬的单边措施。

稿件来源:新浪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