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童装产品质量调查报告》出炉 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发表时间:2017-02-06     发表评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推动童装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委托中国服装协会在童装行业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树立质量标杆活动。通过调查了解童装行业发展状况和童装领域标准现状,分析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儿童服装质量监督抽查数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童装投诉数据和主要目标出口市场对我国童装产品的通报召回情况等,结合“质量标杆”活动情况,编写完成了《2016年度中国童装产品质量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本次活动委托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依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的纤维含量、pH值、色牢度、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附件抗拉强力、绳带安全等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抽检合格率为88.9%,共检出3批次产品不合格,均为A类婴幼儿产品。不合格项目包括头、颈部使用绳带1批次;耐唾液色牢度1批次;耐酸、碱汗渍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1批次。均未发现重要安全项目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甲醛含量不合格情况。

  另据介绍,本次抽检的合格产品均符合OEKO-TEXStandard100的指标要求。因此,仅就产品的实物质量而言,国内优势童装品牌与国外品牌差别不大。

  从本次活动的抽检结果来看,童装产品实物质量问题集中在PH值、纤维含量、缝纫强力、附件抗拉强力、色牢度、绳带要求等项目。具体体现在:企业在原材料上监管存在缺陷导致纤维含量问题严重;功能性整理剂和印染助剂残留导致PH值超标和色牢度不合格;款式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导致绳带要求不符;加工环节管控不严导致缝纫强力不够、纽扣等不可拆卸小附件容易脱落等。这主要是由于主要是由于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缺失以及供应链等问题所导致。

  为此,《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童装企业要注重加强供应链管控,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童装标准及其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利用政府监管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质量自律。

稿件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