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家A股服装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需求端改善趋势显现,未来有望逐渐复苏!
发表时间:2017-05-03    作者:丁丁 发表评论

  《中国服饰》杂志(微信公众号ID:chinafashion99)5月3日专稿(记者 丁丁 报道):随着2017年一季报披露的结束,沪深两市服装上市公司迎来了业绩的企稳回升,并步入快速增长轨道。据《中国服饰》杂志公众号统计,2017年一季度,39家沪深两市服装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5.57亿元,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就服装板块整体来看,自2011年4季度收入、净利大幅下滑开始,行业整体景气度受到库存危机影响逐季走低;收入增速从2012年开始逐渐寻底,2013年净利降幅伴随收入缓慢增长而有所收窄,而后由于服装子板块费用投入的走高,以及纺织子行业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压制,净利增速在2014年度继续下挫,2015年至今,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订单量增长以及新增长点的逐渐培育,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底部初显。

  海通证券分析师于旭辉介绍,2014年至今,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存货增速下降,其中,2014、2015全年存货同增5.01%、8.37%,2016年存货同比增长4.41%,较上年出现显著回落。受纺织板块补库存需求的释放,2017年一季度存货增速同比增长9.5%,增速走高。实际营运周转自2016年2季度起明显改善,存货周转率由2015年的2.36加快至2016年的2.56次。而行业整体应收账款增速自2014年起逐步下滑,2014、2015全年应收账款同增6.81%、3.73%,而2016年起增速出现回升,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7.78,基本与上年的7.77持平;2017年一季度出现显著改善。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与净利间的差额同比仍有待改善。

  于旭辉认为,服装子行业自2011年起面临需求增长乏力的外部环境,但业内企业普遍在2012年才开始意识到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前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2012年库存危机的爆发,也致使业绩进入低点,行业进入持续调整阶段。自2015年起,一方面,伴随渠道减负后(处理库存、关闭盈利能力差的店铺)终端内生性指标改善带来的自然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布局转型,扩展盈利方向,或向产业链纵横延伸,强化规模效应,收入增速回正。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前期折扣清理库存的持续推进,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但由于2015下半年起部分企业其他低毛利率业务的规模快速扩大,相对拉低整体水平。

  在于旭辉看来,服装消费市场经过品牌洗牌及结构升级,需求端改善趋势显现,伴随前期库存出清,店铺调整显效,费用率有所下调。同时,基于产业链延伸、打造全新增长点的外延扩张效果逐渐显现,带来业绩的显著增厚。2016年,服装板块收入端同比增长10.58%,但净利润端仍维持低位徘徊,同比下滑3.19%,受部分企业低毛利业务的快速推进,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下滑2.04PCT至41.46%,净利率为7.86%,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回升。

  于旭辉判断,2017年一季度,服装板块经营持续好转,营收同比增长24.19%,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3.71%,毛利率同比下滑至40.85%,净利润率持续小幅上涨至8.62%。初步预计,自2012年以来持续调整的服装板块基本见底,未来有望逐渐复苏。而对于服装板块而言,从2016年四季度至今的服装消费回暖基本得到确认,终端零售反映良好,伴随渠道减负后,终端内生性指标提升带来的自然恢复性增长;龙头企业在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下,所占份额扩大带来额外增量;以及先发企业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布局转型,业绩增速同比持续改善。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杂志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