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新机会在于女性消费者!
发表时间:2017-05-26    作者:丁丁 发表评论

  《中国服饰》杂志(微信公众号ID:chinafashion99)5月26日专稿(记者 丁丁 报道):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同时发布的《2016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77亿元。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表示,过去一年里行业整体增速较快,2016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运动服、运动鞋、运动器材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达到3077亿元,增长率为11.65%,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2016年行业销售收入显著增长,人均体育用品消费超过100元。

  《中国服饰》杂志公众号记者注意到,观察各个品牌企业,尤其是作为本土体育用品行业的风向标而言,2016年安踏营收和净利均获得双位数增长,201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80%,361度表现紧随其后,2016年营收虽有双位数增长,但是较高的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支出导致净利润下滑,反观特步营收则基本持平,计提坏账导致2016年净利润下滑,李宁走出低谷,除去出售“红双喜”10%股权带来的3.13亿元收益,仅有23倍增长。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介绍,从营收构成来看,2016年安踏服装类收入占比51.59%,鞋类收入占比44.96%,虽然服装收入增量是去年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是安踏的鞋依然卖得比其他品牌好,2016年鞋类收入增速超过18%,领先优势明显。运动鞋是体育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服饰的优势品类,具有鲜明个性,行业增速快,引发运动服饰的连带消费。

  不过在张镭看来,本土品牌缺少泾渭分明的产品线,各品牌普遍按照年龄段划分,推进童装产品的収展。童装业务毛利高于平均水平,儿童体型发化快,服饰更换频率高于成人,二孩政策催化下增长动力强劲,目前,儿童体育用品市场仍然分散,各品牌童装的策略不尽相同。

  张镭也谈到,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企业的新机会在于捕捉女性消费者,而女性消费者个体间形体差异较大,对产品的舒适性和个性化诉求更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Lululemon之类主打女性产品的运动品牌。2016年11月李宁宣布独家经营美国女性与业舞蹈运动服装品牌Danskin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业务,传统运动品牌如果能在女性市场树立影响,也将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而随着营销端、微博、微信和各种直播平台的兴起,传统的营销手段性价比降低,各大品牌的传统营销支出呈现收缩趋势,但是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数字化营销依然需要持续探索阶段。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杂志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