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推动个性定制服装时代到来 将是服装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发表时间:2017-06-22     发表评论

  点击按钮,“私人裁缝”第一时间上门量体;上传图片,专属西装几个工作日后就能来到你身边。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正在推动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时代加快到来。

  智能制衣技术是否成熟?个性定制服装离我们还有多远?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上,企业家、设计师和市场分析人士等汇聚一堂,围绕服装业怎样实现“智能定制”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个性定制正在颠覆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产品,推动整个产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私人定制服装市场规模102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0亿元。

  市场需要以技术为支撑。定制服装走进寻常百姓家,智能制衣技术尤为关键。大数据、智能制造、3D试衣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突破了量体、打版等以往难以规模化的关键环节。柔性供应链的建造,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定制周期,让批量定制成为可能。当前,不少服装企业纷纷转型,在量体、制衣、试衣等多个环节引入智能技术,涉足定制蓝海。

  报喜鸟就是一个例子。浙江报喜鸟集团副总裁邱成奎在论坛上说,依托云数据和云制造,报喜鸟在流水线上实现包括电脑读取个性数据、智能机床精准剪裁、自动匹配面料辅料等多个环节在内的智能生产,较传统手工艺定制服装效率提升6倍,定制生产的产量、合格率也大幅提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论坛上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是服装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国也将从政府层面推动相关技术发展,制定服装测量标准、人体数据库建设标准等,使技术与时尚无缝对接。

  除了技术,产业链的协同配套也少不了。

  在个性定制的大潮下,不少企业专注于智能定制的一个环节做配套服务,提供智能量体、智能制造或面料辅料搭配等,不仅为自己拓宽了空间,也加速了行业定制化进程。

  淘宝男装定制项目总负责人袁立叶在论坛上说,在互联网推动下,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信息交互平台、产业链协同供应平台、智能物流平台、智能管理系统等纷纷出现,服装产业链逐步变成开放、共享的生态链,人人可以购买定制服装,人人可以为定制提供服务。

  中国服装协会也发起成立了“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信息资源平台、研究开发平台和成果推广平台,加速智能制造意识与技能的双重落地。

  孙瑞哲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促进品牌与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企业精准定位各层次差异化需求,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包涵生活哲学和审美价值的品牌文化,将中国文化和艺术在服装上“投射”,提升整个产业的附加值。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