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用一块布带动上千亿市场规模,时尚“纺都”柯桥借力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新跨越!
发表时间:2017-07-14    作者:martin/覃晓/郡嫣 发表评论

  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7月14日专稿:今年7月份,随着“2017柯桥时尚周”新闻发布会的召开,纺织界与时尚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个“托在一块布上”的小镇时尚会如何书写,而这正是当地规模以上的1200多家工业企业、拥有全球近1/4纺织产品交易量的中国轻纺城市场群、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等助推柯桥产业转型升级和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此间获得的数据显示,作为中国轻纺城市场群之一分子的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代码:600790,以下简称“轻纺城”),在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56%,利润总额1.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0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76.5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12%。

  而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专业批发市场,中国轻纺城拥有中国轻纺城面料交易区的东升路市场、东市场、联合市场、北市场、北联市场、天汇市场等专业市场,上述市场主要从事纺织面料一级批发交易,且市场平台化特征明显。2016 年,中国轻纺城实体市场群实现成交额 1,504.14 亿元,同比增长 8.85%,其中面料市场成交额 970.01 亿元,同比增长 12.03% 。

  更为可喜的是,如此庞大的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所在的柯桥,2016年的业绩也实现了惊人的飞跃。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记者获悉,报告期内,柯桥区规模以上大纺织产业实现产值2184.58亿元,销售2103.26亿元,纺织品出口88.6亿美元。

  柯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齐方良介绍,每年全球近1/4的纺织产品在中国轻纺城交易,2016年轻纺城市场群和‘网上轻纺城’成交额分别突破1500亿元和220亿元。柯桥区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入驻企业营收达10.35亿元,其中设计研发等服务性收入带动企业形成182.68亿元销售收入,成为助推柯桥产业转型升级和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从休闲服、童装,运动服饰,到许多平时并不起眼的品类(小家纺、配饰等),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消费观念与偏好的转变。在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品质、体验等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无论是谋求变革的传统品牌,还是依靠流量红利快速成长的新兴品牌与渠道商(包括垂直或平台类电商),对国内优质稀缺的纺织制造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而经过多年出口市场的洗礼与国内竞争的优胜劣汰,本土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无论在规模、产品品质与经营管理上本身就已经具备明显的全球竞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下游品牌与零售商对上游供应链厂家的重视与回归,这部分优质制造龙头有机会通过国内市场的开拓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与成长空间。

  作为一个正在向二线城市迈进的全球纺织重镇柯桥,依托“一块布上”的文章究竟该如何做?近日,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记者追随“2017柯桥时尚周”媒体裁缝团的脚步,连续走访了瓦栏网、吉麻良丝、新乐纺织、金蝉布艺及中国轻纺城展示中心等柯桥当地知名纺织企业,在多角度了解这座时尚之都的欣欣向荣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这里极具富有创新思维的企业氛围。

  吉麻良丝:一根好纱线的十年

  在浙江吉麻良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汉麻美学生活馆,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展馆内,以汉麻为主题,陈列了从原材料、纱线、面料到服装的整个工艺流程,展示了“吉麻良丝”品牌旗下涵盖家居服、童装、僧袍、职业装、校服、墙布、地毯、窗帘卫浴、床上用品等十六大类的汉麻产品。

  “吉麻良丝”品牌总经理王珺华自豪地表示,目前“吉麻良丝”产品在天然抑菌性能上大大领先同行,品牌于2015年面向全球服装品牌立下的“抗菌挑战书”,至今依然未逢敌手。尽管汉麻面料拥有抑菌抗菌的优越性,受限于风格与品类单一的因素,过去未能在市场上广泛推广。“国内市场上知名的汉麻服饰品牌并不多见,而且大多主打休闲、简约的设计风格,’吉麻良丝’就是要打破这一传统。”

  为了设计出具有时尚感的现代服饰,“吉麻良丝”一直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并专门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联合国内新材料领域的专家成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汉麻研发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

  依靠汉麻这一具有“天然纤维之王”美誉的原材料,及其优于同类麻纺服饰的抑菌性,与棉纺服饰相媲美的舒适感,再加上区别于传统汉麻服饰追求休闲风格的设计感与时尚性,“吉麻良丝”品牌正在国内外高端家居服饰市场上大展拳脚。

  新乐纺织:衬衫布“单打冠军”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高档男衬衫面料的生产企业。走进新乐纺织的研发设计中心,一个“面料超市”映入眼帘,据悉新乐纺织每年平均创新研发超过5000款面料。

  新乐纺织是柯桥区面料领域有名的衬衫布“单打冠军”,其自主面料品牌“新舒”为浙江省首个衬衫布中国驰名商标。由于注重设计研发,该公司与意大利等服装面料设计人员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其设计的大提花衬衫面料等在国内同行中屈指可数,成为劲霸、利郎、柒牌、红豆、海澜之家、恒源祥等300多家国内名牌衬衫企业,以及“鳄鱼”、“金利来”、“花花公子”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面料供应商。

  新乐纺织办公室主任徐国有说道,十多年前,公司与众多面料企业一样,没有自己的品牌,靠接单谋生。客户总是拿着一块面料,寻找多个加工企业,让大家同时报价,最终选定一家企业,导致恶性循环,加工企业疲于奔命却利润微薄。

  “不搞研发创新,没有自主品牌,企业就永远受制于人。”徐国有表示,在见识了国内外很多高端企业的获利路径后,在董事长王明煜的领导下,企业一改以往被动的“客户提要求,企业照单做”模式,以研发为核心,做强衬衫布品牌。从此,将拥有知识专利产权的新面料直接展示在客户面前,让客人来挑,企业来开价,从而牢牢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这种天丝棉面料,和棉结合后色泽鲜艳,柔和滑爽。这种银抑菌防臭面料,采用世界先进的银离子杀菌技术,使人的身体享受长久保护……”徐国友对“面料超市”里的自主研发面料如数家珍。

  “现在市场讲求个性化,我们不断地推出丰富的原创面料,话语权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上。”徐国友说,由于新产品不断推出,公司一改原先“跟着市场走”的加工者身份,成为“领着市场跑”的开发者,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如今,企业仅春夏秋冬面料设计花型就分别保持1500个以上,为了更好开拓国际市场,对大提花面料更进行了重点开发。

  瓦栏:手绘中华文化 印出民族自信

  位于柯桥创意大厦的浙江瓦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是近年声名鹊起的花型设计师共享平台。搭建于2011年的瓦栏,是中国纺织印花行业首个网络“众创空间”,迄今已有超过1100家花型设计工作室在此落户,集聚了一大批年轻的设计师队伍,每天有上万个原创设计花型在瓦栏网平台展示,花型数量总计超过12万幅。“瓦栏”一头连接着海量的设计师队伍,一头连接着海量的面料商、印染厂、品牌商,在有效解决花型供需匹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瓦栏网副总经理、“瓦栏学院”发起人、韩国STD花样设计联盟资深原创设计专家金南元,在中国扎根十余年,他坦言柯桥不仅是世界的面料集散中心,更是世界的面料时尚策源地。无论是生产规模、设备先进性、供应链快速反应、花型开发数量与频率,都远远超过国外纺织同行的想象。“比如,前段时间,D&G的两位意大利设计总监亲自来到柯桥,并对柯桥留下了深刻印象。”

  金南元表示,针对中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的现状,市场需要更多个性化的设计,开放、分享、共赢的心态不可或缺。“我们购买来自欧洲设计的衣服,实际上就把欧洲文化穿在了身上。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图案,其实和唐代的钩花图腾很相像。”他认为,中国设计师毛笔手感全世界最好,但依赖电脑作图,个性和情感的再创作少,模仿痕迹偏重。“中国文化是世界新的流行方向,纺织行业想要做大做强,需要更多优秀的花型设计师的加入,将中国文化画出来。”

  金蝉:挺进O2O 开拓新天地

  拥有美国留学背景的“企二代”、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卫,从一开始对传统纺织行业的抗拒,到如今精准挖掘科技与设计融合的中高端家纺商业模式,为父亲杨来荣一手创立的家纺老字号“金蝉”,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金蝉”作为柯桥家纺行业中的领头羊,通过20多年的品牌战略,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国家免检产品于一身,是柯桥品牌建设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金蝉”品牌从单独的外销逐渐向内销发展,尤其在线上销售业绩喜人。

  据杨卫介绍,“金蝉”旗下品牌“万家帘品”是一个天猫联合实力品牌电商、优质制造商、全国实体店共同打造的窗帘O2O垂直品牌。集合百家品牌窗帘制造商,在全国布局万家网点,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为亿万家庭定制窗帘服务。从去年10月创建以来,“金蝉”、“众茂”、“连天红灯”等18家生产企业品牌率先入驻,其中包括有百年历史的法国品牌Des ettofes,同时发展了218家加盟商,遍布56个城市的合作伙伴。这份优秀成绩单背后的主推手正是杨卫。

  杨卫还介绍道,为了让产品更有竞争力,让消费者享受更现代的、优质的服务,顾客可以在网上浏览窗帘布款型,然后线下加盟店亲身体验。只需提供小区名字,客服人员就能根据户型和客户喜好设计出方案,并且通过VR设备进行“预览”,所有款式、颜色、花型、材质都能随时根据客户的观感切换。

  杨卫最后透露,在与天猫、加盟商等频繁接触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家纺窗帘企业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未来家庭软装主力消费群体80后、90后更愿意接受“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消费方式。现实的数据让他坚定了通过打造“万家帘品”平台的打造,让一直以品质取胜的“金蝉”试水“电商反哺实体、线上线下联动做O2O”的新商业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轻纺城:30年蜕变国际时尚纺都

  “中国轻纺城是全国首家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连续二十多年居全国纺织专业批发市场第一位,已基本形成了南部传统交易区、中部国际贸易区、北部创新发展区、西部钱清原料交易区和东部物流仓储配套区‘四大主体市场区+配套服务区’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国轻纺城与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建立了产销关系。”在中国轻纺城展示中心,讲解员娓娓道来。图文并茂的历程铺展、标杆企业的产品展示、先进科技和3D影院的逼真体验、如蓝图般的轻纺城全景沙盘……采风团如同走进了中国轻纺城的历史长廊。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国轻纺城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经营各类服装面料、家居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从自发行形成的“一条河边布街”,发展到初具规模的“轻纺市场”,再到如今现代化的“国际纺织时尚之都”,经过30年的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之路。

  “2016年轻纺城市场群和‘网上轻纺城’成交额分别突破1500亿元和220亿元。”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齐方良在“2017柯桥时尚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中国轻纺城2016年的惊人数据。据悉,2016年中国轻纺城的市场面积已扩展到396万平方米,拥有市场营业用房 2.6万余间,经营面料品种4万余种,经营户近2.9万户,常驻国(境)外采购商近6000人,年出口额近40亿美元,市场日客流量达10万人次,销售网络遍布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中国轻纺城将全力推进“三次创业”,围绕“国际化、智慧型、复合型的发展定位,通过 “轻纺城+实体市场、时尚创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现代金融”六大方面工作,致力打造成为知名度和影响力兼具的国际时尚纺织之都。

  黄酒之乡:时尚小城焕发大活力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柯桥是“黄酒之乡”,湖塘自古是绍兴黄酒的主要产地之一,2016年4月,柯桥湖塘片区的绍兴黄酒小镇建成开放,会稽山、塔牌、唐宋、鉴湖酒厂等知名酒业品牌入驻。企业用现代工具演绎传统工艺,实现了智能化酿酒生产,填补了国内黄酒酿造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的技术空白,通过计算机实现了酿酒过程的精准控制,技术处国际领先水平。

  “小镇将开展黄酒相关文化挖掘与旅游开发,打造成一个融生产观光、展示体验、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未来将对现有黄酒企业车间进行精品化改造,引进作坊式、体验式,集生产、消费、旅游于一体的新业态,将旅游新资源、工业新概念、产品新形势充分融合。”讲解员向采风团介绍道。

  柯桥建城10多年来,市场与城市联动,成为了极具活力的魅力新区,位于柯桥区鉴湖-柯岩旅游度假区的东方山水乐园,便是“时尚柯桥”建设的标杆之一。东方山水乐园投资80亿元,包罗万象、无可复制是其最大的特色。这里有国内最大的单体无柱大空间钢结构建筑、全国最大的室内水上乐园、世界最大的实景水晶溶洞、集古今中外瑰宝的珍宝馆、集科教和体验于一身的国防教育体验馆等。可以说,东方山水不仅是一个集休闲旅游、高端酒店、餐饮文化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可以让世界了解柯桥、让柯桥走向世界的窗口。

  第一纺织网(微信公众号ID:webtex-sh)记者此间了解到,业内认为,就柯桥纺织业本身而言,身处这样一个极具市场竞争力与严酷淘汰制的时代,无庸质疑的是,“产品设计能力”已经成为他们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也谈到,过去几年来本土品牌通过上下游利益捆绑、平价定位提升商品周转、规模化采购持续降低成本等方式提升产品竞争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消费者代际切换过程中对热点、新潮、时尚的追求 ,供应链的竞争已经从规模优势提升性价比向更快速的市场反应切换,随着上游采购的全球化、国内优秀的制造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以及渠道扁平化的普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已经逐渐成为本土大众品牌关乎更长远市场竞争力的变革方向,也成为他们做大规模和市占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施红梅谈到,就 上游供应链而言,由于大量生产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原本为国际品牌配套的国内核心供应商在近几年出现产能闲臵,这些供应商由于较大的前期投入与体量,本身具备更高的经营效率与生产工艺,这为众多本土品牌接触这些优秀的供应商提供了机会,通过大批量订单与这些供应商深度捆绑,逐步让缺乏竞争力的供应商退出市场,吸引更优秀的供应商进入采购体系,在产品研发、企划、数据标准化、周转速度等方面提升供应链效率,在采购端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压缩“企划—生产—配送”时间周期,为适应终端需求的快速反应打下基础。

  而从下游终端零售来看,施红梅认为,通过类直营、大力发展线上销售、缩减经销层级、收购经销商股权等方式,近几年来在低迷的零售环境下保持自身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基本上都完成了渠道扁平化的调整,后续在原先订货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现货比例,降低期货占比,提升对零售终端的敏感度,并根据各门店的销售情况及时做出补货、调货等快速反映,应对各地消费偏好和气候导致的销售差异,提高终端店铺的销售效率,并从零售端来带动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