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产业助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计划 推动可持续供应链
发表时间:2018-04-03     发表评论

  3月22日,作为“澜湄周”系列活动之一,澜湄水环境治理圆桌对话分论坛“澜沧江-湄公河纺织工业园区与绿色供应链行业对话”在昆明召开。会议由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联合主办,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保护国际基金会共同支持。来自澜湄国家环保部门、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分享了区域纺织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和污染防治实践,并就绿色供应链发展与可持续工业园区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管理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产业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并指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的超过40%,纺织产业在澜沧江澜湄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治理上可以发挥产业优势,通过产能合作打造次区域绿色产业园区和推动可持续供应链,对于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2030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溢达集团作为"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代表分享了溢达集团可持续发展实践获得与会者的关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将与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开展正式合作,以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纺织产能合作为契机,调查研究和开发纺织产业对外投资绿色指南与可持续发展风险应对机制建设,推进可持续创新合作与技术交流,共同促进产业区域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公私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是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2016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发布《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中提出,纺织服装业是澜湄区域国家产能合作的优先领域之一。

  同时,纺织服装业作为典型的制造产业,关系到湄公河地区国家的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也对地区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柬埔寨金边宣言》明确提出了推动湄公河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发展目标,通过加速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能合作,打造区域生产网络和提升价值链地位,中国纺织产业在供应链的供给侧可以发挥资金和技术以及市场优势。

稿件来源:中纺联社责办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