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哪些地标景点?10个出租车师傅里有8个都会首推五马街,“不去五马街就不算来过温州!”五马街是温州市鹿城区的一条商业步行街,400多米长的街道两边几乎都是卖鞋的,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温州鞋。
温州大大小小的鞋企加起来超过3500家,商场里常见的奥康、红蜻蜓等都是温州品牌。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家叫大东的温州品牌。这是一家神奇的鞋企——三四十平方米的门店,红白相间的装修,“79元2双”“清仓甩卖全场5折”的折扣标语好像就没摘下来过。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家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品牌,在全国拥有8000多家门店!大东是如何横扫低价鞋业市场的?
记者和陈光敏面对面坐着的这一刻,也许最接近真实的答案。此前,这个一向低调的大东创始人,几乎从不出现在台前。
1、“农村包围城市”
陈光敏17岁就出来“闯江湖”,做过鞋厂学徒、养过蜂,后来还是回到温州做了一位卖鞋人。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鞋业小作坊遍地开花,大东也是家庭小作坊起家的。把家里的院子盖起来,一台制鞋机,三五个人就能撑起一个小厂。陈光敏笑称这为中国式“车库创业”。
陈光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套包鞋,那是一种把鞋帮缝到鞋底上,再套进楦头经烤箱定型的工艺。在温州男鞋打天下的时代,套包鞋刚出来的时候只有男款。与同类男鞋相比,PU女鞋对制作工艺、材料的要求相对较低,市场准入门槛也较低。陈光敏寻思,与其去套包男鞋市场抢一口饭,不如赌一把,把它改成女款,看看市场反应。
作为跑市场出来的温州商人,陈光敏对市场的敏锐度和洞察力非常强。套包女鞋一经推出,大东的订单量剧增,引得其他鞋厂也纷纷效仿。
做套包女鞋的技术并不难,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男鞋改女鞋这个创新点。从这件事中,陈光敏恍然醒悟,一味地模仿是走不出去的,必须通过不断地求新、求变,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当温州鞋企们在一二线城市挤破头的时候,陈光敏选择深深扎根四五六线城市,甚至是一些偏僻的小乡镇。陈光敏打了一个比方:牛、羊、马吃同一块地的草,羊吃了最嫩的草尖,马吃中间那一截,留给牛的就只有最苦的草根。而大东就是那头吃草根的牛。
大东对自己的目标顾客并没有做年龄层的细分,而是直接定位在年龄在18-60岁的人群,把使用场景细分为工作、运动、休闲等标签。陈光敏希望,不论哪一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在大东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双鞋。
令人惊讶的是,不论是电视还是互联网,几乎没有大东的品牌露出,唯一的广告是鞋盒上出现的明星代言人。那大东是怎么吸引到这么多的加盟商和顾客的?
“专业的品牌,只卖地摊货的价格”,高性价比是大东一直为自己塑造的形象。门店常年贴着折扣活动,不断地吸引过路人进去逛一逛。对于很多顾客来说,大东一双鞋平均价格才80元,看到喜欢的就买,不心疼。
大东倾向于在人流量大的步行街、小商圈密集开店,先混个“眼熟”。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一家大东门店的对面是另一家大东,隔100米还有一家。这不是自己抢自己的生意吗?事实恰恰相反,其实这都是一个加盟商开的,看似左右互搏,实则能形成局部优势,挤压竞争品牌的生存空间。
不论是产品、定价,还是目标顾客,大东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中低档的市场定位,并以四五六线城市为根据地,逐渐向二三线城市靠拢。
2、杯酒释兵权
对陈光敏和大东来说,2012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
起初,大东的运营模式与大多数鞋企一样,总部批发货物给省级代理商,加盟商再到省级代理商处拿货。此时的大东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加盟商管理制度,也没有全国统一定价,这就导致终端价格混乱,恶性竞争。最终,加盟商赚不了钱,关店走人;代理商也经营不下去,有的甚至还欠总部1000多万元……一切都在倒逼大东自我革新。
陈光敏深知,如果从工厂到门店的链条始终打不通,这样的情况便会反复出现,大东是没有未来的。归根结底,分配好公司与加盟商的钱、权、责,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经过沉思熟虑,陈光敏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打通分公司,即省级代理商;第二步,打通门店。
2012年6月,大东整编当时由代理商掌控的18个省级分公司,进行“自营改造”,改为由总公司控股,股权持比为总部占51%、分公司占49%。7-8月,大东对各个专卖店进行“联营改造”,变成联营店,公司统一定价、统一配货。加盟店需向公司交5万元到20万元的货物押金,每日营收必须在次日转入公司指定账户。
然而,封王容易削藩难。对于那些赚了钱的加盟商来说,并不需要什么“改造”。他们反而担忧新模式是否正确、能走多远,疑惑之中,仅广东省就有4成加盟商选择退出。
陈光敏有些慌了,但很快稳住了阵脚。对于加盟商与公司的利益分配问题,他很干脆,“有钱大家一起赚,亏了算我的!”赚了钱,大家按比例分成;如果亏损,分公司仍有入股价格10%的“最低分红”,加盟商则按业绩返点。虽然加盟商需要向公司缴纳货物押金,但实际上公司发放的货物价值远超过押金。
陈光敏的话给一些加盟商吃了定心丸,管幼兵就是广东省留下来的加盟商之一。他所遇到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追求高毛利,把单价定得很高,导致货物压仓。一年下来,赚的“钱”都在仓库里,见不着现钱。其实,不管公司怎么做,加盟商只有一个要求,能赚到钱就行。
“自营改造”“联营改造”大大减小了加盟商的压力,他们只需要负责门面租金、导购员工资、货物押金,以及门店的日常运营,其他一切都由公司包办,包括门店铺货、人员培训等。虽然统一定价后,毛利润没有以前高了,但是相应的销售额得到提高,薄利多销的规模优势便出来了。目前,管幼兵已经开了25家店,年营业额达3000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分公司的角色演变,由“中间商”变成了区域市场的管理者,真正打通了从工厂到终端的直销模式。“杯酒释兵权”后,大东也得到了爆发式增长,8年的时间,门店从1000家迅速增长到8000多家。
3、拼的就是速度
“自营改造”“联营改造”成功解决了公司与加盟商的利益分配问题,但也把原本属于加盟商的压力转移到了大东总部。
首当其冲的就是库存问题,这是鞋企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为此,陈光敏提出“零库存”的概念,原因有两点:第一,库存积压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率;第二,大东女鞋主要以PU革为主,如果留到第二年,皮革会有一定程度的氧化,为了保证质量,每一季的鞋子必须清完。
陈光敏的办法是,“每季卖不掉的鞋子,送也要送出去!”怎么送?季节清仓时,在门店做“买1双送1双”“79元2双”等促销活动。通过高价鞋子搭配低价或同价位鞋子出售,以及前期的阶梯式降价来平衡盈亏。大东本来就定位中低档,鞋子单价多在59~159元,即便是频繁的促销活动,也不用像中高档品牌那样担心损害品牌定位。如今,大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每季“零库存”。
陈光敏提出“零库存”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东快时尚的定位。要实现“零库存”,需要后方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这与快时尚的需求不谋而合。
“现在企业做大了,出货反而不如小厂的反应快。”陈光敏感慨。在他看来,1~2天设计、2~3天生产、3天物流,7天到市场是能实现的,就看如何去打造供应协同。
在生产端,大东把成产线分为尖头跟鞋、圆头鞋、休闲鞋等,专门负责单品类的研发生产。陈光敏把这个过程比喻成烫火锅,只要把锅底做好了,不管菜式如何变化,煮食过程不会变。同理,做鞋子也一样,每条生产线都是单品类孵化器,只要材料等到位,命令一下立马就能开工,保证时尚资讯迅速实现技术转化。
除了研发和生产需要“快”之外,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物流。对于大东这样走中低档路线的品牌,最大的成本,其实不是它的原材料成本,而是计划成本。许多门店都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好卖的鞋子不够卖,不好卖的鞋子还有很多。找公司拿货,等了1个月货才到,错过了销售黄金期,原本1个月前能卖139元的鞋子,现在就只能卖59元,中间这1个月的等待时间其实都是被浪费掉了。
鞋子又不是海鲜,迟几天到也没问题——许多人可能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如果物流慢了,就会直接影响产品上新周期、促销周期,甚至错过黄金销售期。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做了,更别提什么“零库存”。因此,物流生命线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前两年开始,大东就开始试水智能物流,物流配送中的分拣环节实现全场无人化、智能化,类似京东的智能物流仓。如今,大东拆除了之前的智能物流试点,正在原地建立一栋高34米,面积达14000平方米的智能物流仓。陈光敏称,这将是国内鞋业首个“一仓配全国”的智能物流体系。
“7天快时尚”是陈光敏给大东定的下一个目标,这考验的是从买手、设计、生产、物流、门店整条供应链的联动能力,陈光敏便以“7天快时尚”为原点,倒退回去做供应链升级。
目前,大东80%的生产线已经做到了“14天快时尚”,看起来距离“7天”也不远了。
4、不能让“大西”上位
与大东一样走中低档路线的鞋企当然也不少。比如当初同为家庭作坊的小鞋厂,已经没人记得了;卓诗尼则定位中档市场,对手变成了鞋柜、意尔康;只有大东始终坚持中低档定位。
近两年,女鞋巨头达芙妮、百丽相继陷入业绩困境,陈光敏有三点看法:第一,电商兴起,分散掉线下人流;第二,达芙妮、百丽最好的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商圈,租金下降的速度比不上人流分散的速度,盈利模式走不出来,只能关店;第三,关闭的门店剧增,规模下降,成本相应上升。
在陈光敏看来,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论怎样,鞋子是刚需,就看到底是穿你家的鞋,还是穿竞争对手的鞋。
大家都在讲消费升级,那什么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不仅是品牌和价格的升级,更是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比如,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他们可能不舍得买四五百元的鞋子,但是对时尚、潮流是有需求的,而大东恰恰满足了他们对性价比、设计、品牌的需求。去年,大东相继推出面积更大、品类更多的红标店和黑标店,打出“鞋超”一站式购物概念,开始尝试改变顾客对大东小门店杂乱、拥挤的印象。
大东的主要阵地在四五六线城市,对于互联网的反应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快。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光敏庆幸自己选对了赛道。
庆幸的另一面,陈光敏也是焦虑的。谈到大东的竞争对手,外界可能会想到卓诗尼、珂卡芙等同类鞋企,但是陈光敏却不特别担心这些它们,他更担心的是小米、拼多多这类互联网公司。它们不囿于传统,不给自己划边界,今天做手机、音响,明天卖服装,中间还去养个猪,没准儿哪天就跑到鞋业里搞个“大西”。陈光敏深知,竞争对手不仅存在于本行业,还要时刻留意外围的群狼。
顾客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但他们追求性价比的本质却没有变。虽然大东的质量不及中高端品牌,但它却始终深植于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土壤中,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从0到1,我们现在量是有了,还来不及穿西装戴领带,一直在忙着干农活。农活干完了,西装买得起了,却不会系领带。接下来,我们要把自己的西装穿起来、领带系起来,一步步去做。”陈光敏说。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