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创设TMLF“定向降息”15BP 2019年或多次降准
发表时间:2018-12-20     发表评论

  预期之中,意料之外。在美联储即将公布议息决议的前夜,央行创设一种新的再贷款工具,向金融市场“定向降息”。

  12月19日晚间,央行公告称,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简称TMLF),TMLF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由于本次TMLF利率低于MLF利率,此举被市场理解为“定向降息”。

  “目前MLF利率3.3%,已经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利率趋同限制了长期利率的进一步下行。所以有必要通过适当调降政策操作利率来引导短期资金利率下行。正好临近年末,市场利率也有所抬升,通过此次TMLF的操作,一方面给市场投放流动性,缓解年末的资金紧张,另外还可以引导短期资金成本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称。

  今年11月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多数受访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适当调整,但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概率不大。

  央行当天还宣布,决定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今年6月和10月,央行已先后两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以加强精准滴灌、支持扩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今年以来合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达4000亿元。

  TMLF规模或不大

  12月19日,央行有两大动作。

  当日下午,央行公告称,通过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600亿元,本周以来已累计投放4000亿元,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上升,市场利率走势平稳,当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67%,比上日下降2个基点。

  当日晚间,央行公告称,创设TMLF工具,利率比MLF利率低15个基点。

  “市场对央行逆回购公告看法不一,是为此前长时间暂停逆回购操作解释,还是为TMLF做铺垫,之前没有放足流动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位资深银行间人士表示。

  对于TMLF的规模,市场预期规模不会太大。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认为,TMLF的诸多细节还存在不确定性,规模未必能超预期。

  央行相关人士在答记者问中提到,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如符合宏观审慎要求、资本较为充足、资产质量健康、获得央行资金后具备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潜力,可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

  TMLF同样需要抵押品。不难看出,TMLF不是所谓的无限供给,需要满足诸多条件,后续还有待明确,规模未必能超预期。

  华创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屈庆认为,TMLF量有多大,取决于银行放不放小微贷款,在目前市场风险偏好非常低的情况下,银行是不会为了15BP成本节约就去多放小微贷款,那么TMLF的量可能是非常少的。央行结构性的定向降息,说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是现在货币政策变化的核心。总量放水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是结构性、奖励性的放松。

  未来降息与降准空间

  “对于降息还是降准,银行都在等待。降息的话,银行会好过一点。”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银行的融资成本还是太高,需降低MLF利率,提高MLF的流动性,目前看央行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由于MLF仅为一年期,该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以降准收回MLF的方式不可持续,MLF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但以前还承担了利率引导的作用,这在目前阶段是不合适的,MLF应该更多承担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职能。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联讯证券研究院宏观组钟林楠认为,现有的MLF利率3.3%,相较于公开市场操作和市场短端利率稍显偏高,政策利率曲线过于陡峭,一方面会打击银行与央行开展MLF的意愿,另一方面会阻碍无风险收益率的进一步下滑,不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TMLF创设后,央行可能会以此代替降准来做定向宽松,降准的预期与可能性降低,收益率曲线会进一步变平。但对市场而言,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前夜宣布未来将释放长期流动性,仍然超出预期,影响整体偏正面,且由于TMLF利率更低,长端收益率向下的阻力也相对减弱。

  唐建伟认为,未来仍有继续降准的必要。因为SLF、MLF投放的都是中短期流动性,在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监管要求下,限制了商业银行投放低流动性长期贷款的能力。此次TMLF期限一年,通过连续续作可以达到三年,而降准能释放长期资金,同时降准后的资金成本比TMLF低得多。不过本次操作缓解了近期降准的迫切性。预计明年央行仍将有多次降准的可能性。

  “针对实体经济中的难点、痛点,央行不仅从利率,而且从数量上进行逆周期操作。经济面临压力,货币政策就要适度宽松,以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小微。本次结构性降息已经开启了货币宽松的道路,未来降准还有很大空间,因为现在准备金率还是较高。”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