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终于亮相。
新华社于2月18日傍晚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同时对外公布了全文。
澎湃新闻记者从《纲要》中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基本形成时间被确定为2022年,全面建成的时间为2035年。
《纲要》提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2022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协同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迅速增长,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及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
也就是说,距离实现上述的目标只有不到4年的时间。但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看来,虽然《纲要》刚刚公布,但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建设,从2018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自从粤港澳三地对大湾区的发展概念达成共识后,湾区的建设准备工作就始终在不断推进。
“《纲要》所提出的时间节点公布之后,相关部门会根据定性描述来制定量化指标。”张玉阁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纲要》侧重于建设,但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一个重大的、高规格的战略,不仅立足于国家自身发展,也关乎我国在国际发展空间上的扩展。”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纲要》之中,2035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的时间。
其中,创新一词,是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主要表述之一。张玉阁认为,《纲要》之所以将创新放在大湾区未来的重要位置,直接说明了创新在国家发展主旋律中的地位,“发展的转型动力,就是来自于创新驱动,目前的大湾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创新基础,未来的发展之中,创新也将是最主要的支撑。”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也认为,对于国家发展战略而言,创新是未来15年最需要突破的,“从大湾区的整体来看,它的发展对中国未来无比重要,这里将是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基础的沃土,也将是对外开放的对标,更是最大的金融平台,这些定位,都要求我们培育一个创新创造的环境。”
肖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纲要》的首次公布,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而言,这只是一个高起点的开始,“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的建设目标实现之时,各界对大湾区的认识都将会不断深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将不断升级、不断深入。”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