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无疑是影响甚至引领整个市场节奏的关键所在,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的供需关系,而市场的分析从来离不开供应和消费。新的棉花年度已经悄然展开,虽然我们很难准确预测未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当下的数据来看一下消费,来分析下年度棉花市场可能的走势情况。
2019年可以说是棉花的一个熊市,是棉花去库存的年度,那么我们来拿国内去年年底至今年8月份的市场数来看一下,这八个月,工业库存降低了约15万吨,商业库存约244万吨,5月到8月储备棉供应约为77万吨,进口棉消费我们按全年平均17万吨/月。那么我们看下表,这八个月的总供应都是被消费掉了。
也就是说8个月我们消费了约472万吨棉花,平均每月59万吨。折合全年708万吨,当然我们这个只是粗略估算。且是在全年去库存的情况下算出来的数据。也就是说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全年消费应该还在710万吨这个级别上下浮动。
再粗略估算下年度的数据。产量600万+进口200万+储备20万,如果假设期末库存和现在差不多,那么供应仍然比需求高出100万吨这个级别,当然这个算法是考虑市场仍按当下这个情况运行。
我们再分析数据的背后。整体来看100万吨这个粗算供大于求的数据,仍然为下年度去库存的整体基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供需弹性的表现来看,这个100万吨并不是不动的数据,这个数据也并不是最坏的数据。全球经济仍让消费雾里看花。再看下目前的棉花价格,ICE期货60美分/磅,国内期货12000元/吨这个水平,我们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市场共识是这个价格并不会抑制消费,而是有可能会促进消费。因此供需数据存在向供需平衡移动的市场动力。那么这个相差并不算太大的供需差数据,可能为我们下年度定下的棉花价格走势的基调是季节性走势主导下年度节奏。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纺织行业整体信息因素,下年度的波动率会增加,但波动区间突破的概率并不是特别大。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