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直纺涤纶短纤行业供应压力将逐步凸显
发表时间:2019-11-15    作者:相红姣 发表评论

  伴随2017年下半年禁废政策的出台,再生涤纶短纤产品价格优势逐步丧失,直纺短纤行业转而获益,也令直纺涤纶短纤行业再度迎来一波集中扩能现象。但传统需求增长有限,伴随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未来行业面临的供应过剩压力较大

  2019年直纺涤纶短纤行业累计新投产52万吨,总产能达到787.1万吨,同比上升7.07%。新增产能以常规棉型短纤及填充型短纤为主。纵观2019年,新增产能主要为恒逸石化、苏州江南、江阴向阳、扬州富威尔等企业为主。具体明细如下:

  实际产量来看,2019年1-10月国内直纺涤纶短纤实际产量再521.59万吨,,同比上升14.99%。具体来看,1-4月直纺涤纶短纤行业产量较去年增长明显,但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终端订单反因贸易环境的加剧而不及往年同期,涤纶短纤行业供应出现轻度过剩,加上原材料价格较高的挤压,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部分企业于5月出现停车检修或减产现象,致使行业产量出现一定下滑。7-10月,由于国内产能继续投放,加之聚合成本大幅降低后;令直纺涤纶短纤在其他领域替代了部分其他棉纺原料,故年内产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

  未来来看,预计2020年直纺涤纶短纤行业仍有累计77万吨的新增产能计划投产,届时行业新增产能将达到864.1万吨。具体来看,未来新增产能以差异化品种居多,尤其是中空短纤产能。主要是由于禁废政策落实后再生中空短纤的价格优势丧失,而2019年以来,大炼化时代下聚合成本不断降低,原生中空市场的价格优势愈发明显,二者价差经常在200元/吨间运行,长期的低价差令原生中空挤占了大部分的再生中空市场份额,也促使原生中空短纤的盈利持续在1000元/吨以上运行,从而吸引了行业的再一轮扩能高峰。

  但是,伴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外转移,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提升,我国传统纺织行业增长缓慢,而纺纱领域作为涤纶短纤最重要的消费市场更是大受影响。尽管聚合成本的降低致使涤纶短纤价格优势凸显,但消费量增长预计难以超过供应端的增长,未来直纺涤纶短纤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或逐步加大。

稿件来源:隆众石化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