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受当前疫情影响,短期口罩供给不足主要是前期储备不足、春节假期开工不足、民众对不同环境口罩选择认知不足三大原因造成的。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当前还处于复杂阶段。作为出门必备和一线防护重要物资的口罩,在全国产能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情况如何,是极受关注的话题。
赛迪顾问发布的《一图看清口罩产业链和产能分布》(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医用口罩占比超过54%。
但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是实体药店还是线上购物平台,口罩都已经成了“稀缺物品”。各地政府已经开始分阶段给民众发放平价口罩。
对此供需缺口的现状,《报告》称,受当前疫情影响,短期口罩供给不足主要是前期储备不足、春节假期开工不足、民众对不同环境口罩选择认知不足三大原因造成的。
为何出现供需缺口
《报告》团队负责人、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5日表示,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后续完全可以保障供应。
宁玉强说,目前出现的供求矛盾主要是由于叠加了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多数企业为了支持一线疫情快速开工,但由于多数员工都回家过年,没办法满负荷开动,且临时招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虽然原材料供给充足,但是跨省调度和运输需要优化并保障物资运输畅通。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日前介绍,我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目前产能恢复率60%左右。他表示,连日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春节员工放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产能与突发疫情下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缺口。
此外,国家还采取紧急措施加大进口。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月24~30日7天内共进口口罩5600多万只,其中1月30日当天进口量超过2000万只,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一定作用。
2月5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透露,国家发改委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正在积极协调解决口罩短缺问题。根据统计,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达到1480万只,比前一日环比增长3.1%。“其中N95口罩已达到11.6万只,环比增长48%,其他医用口罩998万只,环比增长36%,普通口罩471万只。
近几日,多家口罩生产商也相继恢复生产。例如,上海市经信委5日发布消息称,全市共有口罩及辅料等生产企业17家,目前已经全部复工,2月4日每日产量已超过260万只。在优先保证医护人员及防疫工作一线工作人员的需要之外,现在每天有180万~200万只供应零售市场。
产能占到全国十分之一的口罩生产大省山东也加快保障口罩的供给。此前山东省工信厅已向18家企业派出督导组,建立特殊时期省级统一调度机制。从1月28日早至29日晚,已为43辆跨省、跨市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运输无纺布、原料药等各类原材料230余吨。
《报告》建议,为了解决当前短期口罩供需矛盾,从供给端看,要重点关注产业供给协同性,扩大供给企业范围,按产品等级进行资源调配,采取多种手段进行保障短期内各层次需求的有效供给。
比如,短期内将有限的资源全力支持疫情严重区域内的重点企业开工。并适当放宽生产条件,将有生产能力的边缘企业纳入采购目录。此外,加大口罩的回收净化处理技术应用和替代产品的投入,开通进口绿色通道。
从需求端来看,针对医护工作者的需求,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调配计划。而针对民众的需求,建议科学传播,避免过度恐慌。
从我国口罩产业链看,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中游的口罩制造,以及下游的销售流通三个环节。
从用途看,一般将口罩分为普通纱布口罩、医用口罩、日用防护型口罩和工业防尘口罩四大类。
《报告》显示,2015~2019年,口罩产业高速发展,产值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
2019年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高达54%。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医用口罩产值增长率预计可达38%,将拉动整个口罩产业产值增长,全年口罩产值将突破130亿元。
宁玉强对记者分析,企业数量方面,根据他们统计的数据,整个医用口罩产业的企业数量在1500多家。在产业链上游以江苏、山东企业分布最为集中;产业链中游以江苏、河南企业分布最为集中;下游以北京、上海企业分布最为集中,多为流通类和零售类企业。
长三角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上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43.8%,例如,江苏省就有13家。
宁玉强认为,受2020年疫情影响,口罩产业会迎来产值增长。预计2020年医用口罩(包括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产值同比增长可达38%,将拉动整个口罩产业产值增长,全年口罩产值将突破130亿元。
对于企业来说,这波疫情也会考验产线快速切换能力。不少企业的行业分类是医用防护用品类,产品体系包括防护镜、医用口罩、实验服、手套等。
此外,扣除春节假期因素,企业能否根据疫情变化,满足突增的市场需求,对生产能力将是个不小的考验。
“如果企业自动化水平高,受到的人为因素较小,反应速度将更快。因此,疫情后有实力的企业可能更多考虑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和信息化提升方面的投入。”宁玉强说。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