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压力逐渐缓解,棉纺产业链有望下旬以后步入正轨
发表时间:2020-04-16     发表评论

  目前,国内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提速,截至4月中旬前,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复工率普遍达到80%以上(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复工率较高),全国经济工作重心转向保生产、保就业、保出口上。

  据海关总署数据,3月份我国出口1.29万亿元,同比下降3.5%。今年1-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5.9%。与1-2月相比,3月份出口降幅收窄了12.4个百分点;而3月份进口增长2.4%,增速与1-2月份相比变负为正。

  与进出口超预期修复形成呼应的是,4月份以来我国棉花、棉纱、坯布、服装等市场和价格进入企稳、反弹通道(CF2009合约盘面价格从10470元/吨反弹至11750元/吨,涨幅达到12.23%),涉棉企业、投资者信心逐渐回升。随着棉花下游压力逐渐得到稀释、缓解,整个产业链有望4月下旬以后步入正轨。

  有哪些因素支撑棉纺厂、织造企业有望率先走出“泥沼”,产销实现峰回路转呢?笔者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全球新冠疫情大范围爆发(欧美等国成为“震中”),中国由于实行严格的封城防控举措,最先控制住了疫情,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恢复。

  二是内销市场成为消费的“引擎”,有力的托起了纺织品、服装生产。一季度全球消费大幅萎缩,进而导致外贸订单骤减、航运需求下降,外向型纺服企业、贸易公司遭遇重创。但企业复工复产率迅速增长,截至3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提高到90%以上,中小企业的复工率也超过80%。

  三是稳外贸措施落地,我国纺服订单企稳。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推出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打出政策“组合拳”,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四是印度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疫情爆发,欧美等品牌纺服订单将流回中国。随着印度封国再延长至5月3日,出现纱厂、布厂、服装厂大面积停工停产及各大港口停摆的现象,接单能力、交货能力断崖式下降。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纺织大国疫情形势也不乐观。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放缓迹象,多国领导人开始探讨放宽措施,以缓解经济压力,而美国也计划按下“重启键”,因此采购商、零售商订单或将纷至沓来。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