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归来,看着疯狂的棉市着实让人担忧,短期如此大的涨幅完全脱离了市场基本面,终将伤害到整个棉纺产业连。然而价格疯涨的背后,出现的某些现象更加让人哭笑不得,值得深思与总结。
国庆期间,籽棉收购价格持续大涨,其中机采棉价格已经达到了10.5元/公斤以上,折合皮棉成本远超20000元/吨,有些企业为了抢收到高质量的新花资源,甚至将收购价提到了11元/公斤。面对市场的疯狂,人们情绪被点燃了,不少人在期货上喊出25000元/吨的高点。
笔者认为当棉价上涨时,人们往往预估更高的价格,反之下跌时,人们又纷纷预测更低的价格,总是随着情绪来回波动,失去了主心骨。更为可笑的是,就在市场疯狂之时,减产论又开始甚嚣尘上。有些微信圈说棉花减产20%,有些甚至说减产50%,不了解棉花的人看到这些信息可能还真会轻易相信。实际上,新疆棉花产量基本稳定,根本不存在大幅减产的情况。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9月初,各主产棉区天气整体利于棉花成铃、吐絮,按照5月份实播面积调查结果4246.3万亩测算,2021年棉花总产量预计为568.0万吨,同比下降4.5%;其中年新疆棉产量预计为514.9万吨,同比下降1.9%。
国内权威调查数据已经摆在眼前,今年新疆棉花产量只是微降,没有大幅减产。新花已经大规模采摘,据新疆一线植棉的专业人士了解,今年棉花产量基本稳定,质量较去年提升明显。虽然植棉前期天气出现一些扰动,但对棉花生长影响有限。去年外界也是预测棉花产量下降,结果却大幅增产。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10月份全球产需预测认为,2021/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增产6%,达到2570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预计为2590万吨。因此不可偏听减产消息,盲目入市投机继续追多。
当下棉价已经涨至历史高位区间,上下游产业链客户纷纷担忧棉价继续大幅上涨对其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面对汹涌的棉价,一方面国家继续投放储备棉保供稳市;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自身采取措施,避免入市高价抢收,一旦遭遇行情突变,将面临极大风险。
棉纺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保驾护航,但也需要企业审时度势和保持清醒的头脑。国家提供的不是完全承担企业所有风险的保姆式服务,任何产业都有盈亏,都有开张与停产,国家调控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保护无序扩张的产能,从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的例子已经太多。棉花价格已严重偏离正轨,但人的思想绝不可失控。棉市风险已在,企业需要冷静做出抉择。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