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发展苗绣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1-12-28    作者:高勇 发表评论

高勇:发展苗绣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28

发展苗绣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 高勇

(2021年12月28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贵阳共同出席第五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对本届大会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贵州省委宣传部在为举办大会付出的努力、贵州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对全国各地关心纺织非遗事业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诚挚谢意。

  第五届全国纺织非遗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初在贵州考察调研苗绣的重要讲话精神,发展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我认为,习总书记在贵州关于苗绣的讲话有三点精髓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和贯彻落实,一是点赞苗绣“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美”,这是对苗绣绣娘的匠心精神和精湛技艺的充分肯定,也为纺织非遗和整个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指明了应该坚守的文化精髓;二是指出“苗绣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是文化也是产业”,把苗绣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了链接,在文化与产业之间进行了融合,为苗绣传统文化与工艺传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明确苗绣可以用产业来扶贫和乡村振兴,可以为服务国家战略做出贡献。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苗绣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和遵循,也为纺织非遗事业发展注入了使命感和强大动力。

  苗绣技艺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苗族文化的根和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多重时代印记。虽然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但苗绣的图案和色彩有着神秘的的图腾和装饰艺术符号,深入研究能读出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重量,是值得我们花更多时间认真学习和探索的课题。苗族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的历史,很少表现具象的生活场景,更多着眼于表达本民族的精神世界,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承载着苗族世世代代的不朽传说。时至今日,苗绣依然是苗族同胞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热爱苗族文化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在苗绣图案纹样保护、传统技法传承、人才队伍建设、产品设计开发、生产与就业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品牌与渠道拓展、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成效。但面临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国内消费升级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时期,苗绣传统工艺存在的短板日益显现,如何按照自身生存规律持续发展下去,如何遵循产业化市场化经济规律为传承人群带来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呈现生命活力,为巩固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这应该是我们重点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会,针对苗绣以及纺织传统工艺的一些问题谈五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处理苗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纺织传统工艺面临的共性问题。传承就是延续、保护、保存、继承。其中关键点有两个,人和手段。目前,人所面临的问题是数量少、岁数大、后继乏人,需要用民族情怀、家族相传、政策扶持、就业培训、利益驱动等方式解决,多种方式留住、吸引、扩大苗绣传承人队伍;保护不能只是保存在博物馆里或者在掌握苗绣文化与技能的绣娘口口相传和娴熟的操作中,要善于使用符合当代审美标准活态传承,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录入、转换、复原,使苗绣图案纹样和操作技能能够立体、直观、动态形式呈现、保存和传播。发展就是在合理继承基础上发扬、转换和创新,苗绣图案记录的民族风俗、生命崇拜、色彩搭配和一些机器难以替代的手工技艺可以适当地传承下来,但不能原汁原味的照搬,可以在文化表达、技艺方式、跨界融合、应用领域、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促进苗绣文化的精髓能在当代文化与生活语境中得到弘扬。

  二、着力推进苗绣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苗绣有着丰富多彩的绣法技艺,是苗族妇女的精神家园和生计源泉,也是推进苗绣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但从目前来看,苗绣技艺表达依然比较传统,与时俱进的态势尚未真正形成,不少绣娘是在绣自己的生活,停留在本土的生活状态,产品也大多偏重于当地使用,缺少创新和转化,难以适应当下和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推进苗绣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要从现代时尚设计与苗绣技艺融合入手,苗绣的基本特征要保留,图案、纹样表达的题材、内容和产品功能可以与现代生活和审美结合,要鼓励设计师深入苗族村寨体验生活品位苗绣传统工艺的真谛,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手法,原材料、工具使用要做相应优化改进,注重培养绣娘向手艺设计师转换,培育苗绣技艺高质量发展的本土力量,让她们从贴切现实生活与审美的设计创造中获得尊重、自信、收益和精神愉悦。

  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苗绣产业。发展苗绣产业需要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小、散、弱问题。这也是国内传统手工业的普遍问题。“小”本身不是问题,但未能表现出“专精特新”发展特征自然就是问题,需要通过发展专业化、精细管理、特色绝活、创新转化来改变,也可以采取手工+机器规模化生产进行调整。“散”就是作坊、合作社、小微企业分散布局,生产要素不聚集,目前解决办法基本上是建立园区和特色小镇,但要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旅游资源配套结合,还要有吸引入园入镇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体系。“弱”是指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产品缺乏设计感,形态功能雷同,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业链不配套,科技与资本投入不足,营销渠道不通畅,没有产品IP化,品牌影响力薄弱等,需要通过系统化诊断分析来寻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设计、科技、资本、渠道、品牌是十分关键的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和整合资源,形成项目或工程化方式进行推进。

  四、讲好苗绣故事,传播苗绣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持久的推动力。这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如何发展苗绣产业的一个方法论。应该把“苗绣文化”放在产业发展工作布局中基础性、长远性和广泛性的位置来考虑。“讲好苗绣故事”应该成为发展苗绣产业很好的切入点和抓手,可以做很多文章,既要讲好苗绣的传统故事,也要讲好苗绣当代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更要讲好当代苗绣人的创新创业故事。实施CIS工程,打造苗绣整体形象,提高苗绣的辨识度和传播效率,全力塑造苗绣品牌。按照国家鼓励非遗进课堂政策导向,推动苗绣非遗走出苗寨,走出贵州,走进更多的学校和课堂,向广大青少年传播苗绣文化。组织以“苗绣与当代生活”为主题的文创及服装设计大赛,促进苗绣创新性转化,成为苗绣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系统整理出版苗绣纹样图谱,深入开展苗绣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研究,加强苗绣纹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策划苗绣艺术专题展,在国内外知名博物馆、艺术空间展出。拥抱视频时代,举办“苗绣走进当代生活”的微电影、短视频大赛,借力新媒体传播,让更多人认识苗绣、了解苗绣、喜欢苗绣,形成当代苗绣文化风貌的社会氛围。

  五、用苗绣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要把苗绣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发挥重要推手的作用。在今年评选出的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中,不少都以自己的传统技艺和社会责任心,带领苗族绣娘走出了一条“指尖经济”的脱贫增收之路,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贡献。随着“十四五”开局和起步,脱贫攻坚将在不断巩固其成果基础上转向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产业振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发展苗绣产业则要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因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着力把苗绣作为特色产业发展,从供求两端着眼,重点支持苗绣资源相对集中的乡村和民族地区,在传承苗绣传统特色文化基因条件下,推进苗绣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真正将苗绣资源稳定和持续地转变为苗族村民的收入和财富;二是着力把苗绣作为生态绿色产业发展,从设计创意、原材料、生产制作、产品性能等方面都要尽可能体现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保护乡村宜居和绿水青山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着力把苗绣作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既起到持续丰富苗族农村文化与民俗生活的作用,又能深度融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让人们在苗绣营造的丰富多彩和有品质的文旅空间中,获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分享和感受。

  同志们,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苗绣产业发展指示精神,按照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聚集行业资源和优势,高度关注苗绣产业化发展进程,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大力支持苗绣产业和乡村振兴工作上新的台阶。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