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22〕52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是有效补充我国纺织工业原材料供应、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对节约资源、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工作,有关部门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形式推动行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行业仍存在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关键技术较为薄弱、行业标准有待完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实施意见》。
问:《实施意见》编制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实施意见》编制的总体考虑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高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为目标,着力打通回收、交易流通、精细分拣、综合利用等关键环节堵点、痛点,强化全链条管理,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
问:《实施意见》提出了哪些基本原则和目标?
答:《实施意见》提出4项工作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二是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建立健全循环利用体系,全链条发力,以废旧制式服装为突破重点,推动行业发展壮大。三是创新引领、规模利用。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绿色回收模式和利用方式创新。四是提质增效、规范发展。推进小散项目整合,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规范经营活动,积极培育骨干企业。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生产者和消费者循环利用意识明显提高,高值化利用途径不断扩展,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
问:《实施意见》在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方面明确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实施意见》聚焦废旧纺织品生产、回收、综合利用3个环节,明确了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9项具体措施。在推进纺织工业绿色低碳生产方面,提出推行纺织品绿色设计、鼓励使用绿色纤维、强化纺织品生产者社会责任等3项措施。在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方面,提出完善回收网络、拓宽回收渠道、强化回收管理等3项措施。在促进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方面,提出规范开展再利用、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实施制式服装重点突破等3项措施。
问:《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支撑保障,有哪些具体安排?
答:《实施意见》提出了3项保障措施。一是完善标准规范。包括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消毒、分拣和综合利用等系列标准,建立健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体系。修订并落实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相关的管理办法、行为规范、技术要求、规范条件等。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将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快突破一批废旧纺织品纤维识别、高效分拣、混纺材料分离和再生利用重点技术及装备。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三是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依法为相关企业提供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予以资金支持。
问:请问如何保障《实施意见》顺利有效实施?
答:《实施意见》提出3项工作要求,强化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要求地方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联动,统筹推动本地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支持大中型城市率先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探索高效利用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骨干企业,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做好宣传引导。鼓励公共机构使用废旧纺织品再生制品。开展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宣传主题活动、企业使用再生纤维联合倡议活动、创新设计大赛推广活动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