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只能继续打鸡血
发表时间:2022-05-19    作者:任建新 发表评论

  5月17日晚间,京东集团(09618.HK)披露2022年Q1业绩,“净收入同比增长18%”、“活跃用户5.8亿”,“韧性”、“软硬实力提升”等相关评价直接刷屏。

  但这并不是全部。

  今年一季度,京东集团收入2396.55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几乎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9.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17亿元,由盈转亏、大幅下滑。

  今年2月28日开始,京东集团合并达达,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2022年Q1,达达收入6.88亿元,经营利润-1.91亿元。同时,因为收购完成前的股价变动,导致公司确认亏损3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集团这一较低的规模增长水平,还有赖于大手笔的市场开支。1-3月,公司营销开支87.05亿元,同比增长24.4%。

  如果不是达达并表,和这多出来的17亿元营销费用,恐怕18%的收入增长也保不住。如果不是控制了研发费用和行政开支,亏损额可能也不止这个数。

  业绩公布后,5月18日,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29%,京东集团股价表现弱于大盘,下跌1.12%,报收212.40港元/股。

  徐雷掌舵后,京东集团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并不理想。

  去年9月,徐雷担任京东集团总裁,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今年4月,他出任京东集团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正式从刘强东手中接过权杖。

  现在看来,刘强东的隐退不仅是为了规避“明尼苏达事件”对公司的冲击,更是为了急流勇退,把解决“中年危机”的难题交给了徐雷。

  如果说2014年是京东崛起的关键年份,到2019年走到了十字路口,那么,2021年的京东,则正式进入了自己的瓶颈期。

  规模高速增长结束:2016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开始降至50%以下;2017年-2019年分别为39.3%、27.5%、24.9%;之后因疫情、业务调整等原因,2020年-2021年的收入增速恢复至29.3%和27.6%。

  拆解后来看,2021年的4个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9.0%、26.2%、25.5%、23.0%,一路下滑。再到2022年Q1,下降至18.0%。

  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近年公司有意做大盈利能力更强的服务收入,但是,受商品板块影响,整体毛利率仍然呈现了下降趋势,2020年Q1-2022年Q1分别为15.4%、14.3%、14.0%。

  别小看这1.4个百分点,京东单季度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毛利润就相差了小几十亿元。

  前有阿里巴巴(09988.HK)在规模和利润上的长期压制,后有拼多多(PDD)一路穷追猛打在用户量上形成碾压,自成体系的京东,居然在电商领域沦为老三。

  之前它们可能还有商业模式的不同,但电子商务发展到现在,头部玩家已经越来越趋同。天猫也做自营,京东也做开放平台;拼多多从五环外向内破圈,阿里和京东盯着下沉市场努力了很多年——它们就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处在权力交接过渡期,徐雷可不想京东的衰退之路从自己这里开始,而是想成为那个让公司重返增长之路的金手指。

  所以,京东必须要奋起直追,树立了新型实体企业的新定位之后,还要搭配每年数百亿元的营销费用。

  互联网企业的烧钱力度一直都不小。但是,京东集团2019年-2020年采取了以增量换利润的策略,压缩营销费用,该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8年的4.6%下降至3.6%,帮助公司扭亏为盈,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21.84亿元和494.05亿元。

  2021年,公司感受到了内忧外患,重新开启了打鸡血模式,提高营销费用的投放力度。当年营销开支387.43亿元,同比增长42.7%,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4.1%。导致当年由盈转亏,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5.60亿元。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即便京东集团投入了天量的营销费用,互联网平台最核心的用户数据,增速仍然在下滑。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公司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805亿,同比增长16.2%。而在之前的6个季度,这一增速分别为32.1%、30.3%、29.0%、27.4%、25.0%、20.7%。

  截至2021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量达到8.687亿,基本摸到了用户规模天花板。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中国商业业务年度活跃买家8.82亿,单季度新增2000万,表现更为亮眼;其增量主要由淘宝特价版贡献,欠发达地区的新消费者比例持续增加。

  接下来,京东的用户规模横盘期或不可避免。徐雷是准备带京东躺平、谋划变现,还是找出新的增长点?

稿件来源:斑马消费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