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频打“新疆牌” 受制裁波及的众多本土企业叫苦不迭
发表时间:2022-06-01     发表评论

  近年来,美方罔顾事实,炮制中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世纪谎言,以所谓“强迫劳动”问题为借口制裁打压相关企业。美方频打“新疆牌”,全然不顾全球产业链的紧密联系,无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令受制裁波及的众多美国本土企业叫苦不迭。

  上届美国政府大肆炮制所谓新疆“强迫劳动”谎言。2020年6月,特朗普政府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随后出台制裁措施。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多次发布“暂扣令”,在海关扣留新疆地区企业所产光伏、棉花、纺织服装和电子产品等。

  本届美国政府继续扩大制裁范围,并在2021年底批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成为法律。该法定于今年6月21日正式生效,将新疆生产的全部产品均推定为所谓“强迫劳动”产品,并禁止进口与新疆相关的产品。

  美方频打“新疆牌”的负面影响已波及美国诸多行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显示,今年2月以来,在美上市的16家公司就涉疆法案可能会对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布风险提示,这些公司涉及零售、汽车、新能源和医疗器械等行业。

  其中,太阳能产业所受冲击尤为严重。美FTC太阳能公司首席执行官肖恩·洪克勒表示,“暂扣令”显著抑制了光伏组件的进口,导致相关企业限制甚至停止生产、暂停发货,致使美国光伏产业近期发展受限。

  据挪威吕斯塔德能源公司分析,原本预计美国在2022年将新增太阳能发电能力27吉瓦(1吉瓦为10亿瓦),但由于受到美商务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边境管理部门扣留货物、太阳能组件成本升高等影响,今年美国实际新增太阳能发电能力可能仅为10吉瓦。

  新疆地区是全球棉花最主要的产地之一,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令本土纺织行业面临巨大风险。美零售商迪拉德有限公司表示,美政府的“暂扣令”将影响到包括该企业含棉产品在内的全球供应链。全面阻止从新疆进口商品的立法可能会导致商品成本攀升,并对企业盈利造成冲击。

  美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卢西德集团也多次警告说,涉疆法案可能进一步限制电子配件、矿物提取物、织物和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进口,将对公司的产业链、成本控制和运营带来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美国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杰弗里·凯斯勒日前表示,涉疆法案涵盖范围广泛,将对美国企业从中国的进口业务造成严重干扰。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