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出与就业背离 美国或正遭遇“非典型”经济衰退
发表时间:2022-07-07    作者:李爱琳 发表评论

  自二战以来,美国共经历12次经济衰退,历次衰退均有两项共同特征:经济产出下降及失业率上升。然而,此次衰退似乎不同以往。

  今年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录得-1.6%。据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模型的最新数据,美国二季度GDP或将萎缩2.1%。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意味着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然而同期,就业市场表现坚挺,失业率自去年12月的4%降至5月的3.6%。

  产出和就业背离的现状是疫情期间的又一经济怪象,如果美国已在衰退之中或接近步入衰退,那么这很可能是二战以来最独特的一次衰退。

  “衰退”一词难以解释现状

  过去数次衰退中,曾经发生过“失业式复苏”(Jobless Recovery)现象,即经济保持增长势头,失业率却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则恰恰相反,颇有“就业型下行”(Jobful Downturn)的态势,即经济产出下降的同时失业率持续下滑,经济不景气时企业仍在积极招聘。

  截至6月18日的一周,美国续请失业金人数报130万,远低于疫情前三年经济强劲时期的平均值170万。而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续请失业金人数超650万,金融危机前两次经济下行期间,该指标均超过300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来描述经济周期的术语,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纽交所交易员塔奇曼(Peter Tuchman)直言,难以理解和解释上述怪象。他称,疫情给经济带来了严重扭曲,经济远未接近正常水平,根据以往的模型和经验无法得出衰退与否的结论,“我认为‘衰退’一词失去了意义。”

  塔奇曼表示,此前美国经济从未经历过类似的全球疫情,也未被注入过如此规模的量化宽松,俄乌冲突发展至今如何善后并无先例可循。“这些关键变量仍在左右经济和市场走向。相较于‘衰退’,我倾向于用‘放缓’一词来形容经济现状。”他说道。

  美国官方对于衰退的认定是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宣布的,其对衰退的定义为“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数月出现下滑”,NBER将综合评估系列月度和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权重较重的指标包括国民产出、工业制造、零售销售、就业等主要数据。

  衰退风暴席卷全球?

  对于衰退是否将至,华尔街大行各执一词。当地时间5日,瑞士信贷策略师戈卢布(Jonathan Golub)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济衰退最准确的特征是就业市场崩溃,同时伴随着消费者和企业无法履行其财务责任。尽管目前美国经济正处显著放缓,但上述两点并未发生,故预计美国将会避免衰退。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ke Wilson)同日发表报告,称受俄乌冲突和疫情反复的影响,美国经济放缓幅度超过此前预期的风险已经上升。该行指出,今年以来,ISM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走低且趋势向下,在该行熊市情形下,经济陷入衰退,PMI料将跌破45。

  高盛全球固定收益宏观策略师吉尔(Gurpreet Gill)4日表示,衰退并非该行的基本预期情形,预计美联储会继续保持货币紧缩,美国可能会出现“技术性”衰退,明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30%,未来两年内步入衰退的可能性约为50%。高盛还称,一旦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其他经济体将难以独善其身。

  野村证券近期发表报告称,随着各大央行实施更为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来抗击通胀,预计多个主要经济体将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同步增长放缓。

  该机构全球市场研究主管萨布拉曼(Rob Subbaraman)5日对外媒表示,目前全球许多央行已经转向单一政策目标,即遏制通胀。“央行公信力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产,因此各大央行将会非常激进,采用前置性加息方式,现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实际上正在迈入衰退。”

  野村证券表示,除了美国,包括欧元区、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将在明年陷入衰退,“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将不能再依靠出口反弹来实现增长,这也是我们认为衰退风险真实存在并且可能成真的原因。”

  该机构预计,美国将从今年四季度开始,经历五个季度温和但长期的衰退。欧洲经济将从今年下半年起收缩,衰退将持续至明年夏季。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