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侯营棉服 温暖无界。
当AI算法的笔触勾勒出棉服设计的轮廓,当轰鸣的机械与数字信息同频,这场大赛的意义就已远不止于奖项的归属,甚至,一场关于产业变革的深层对话,正在黄河流域的棉服重镇侯营悄然展开——以AI为支点撬动设计创新、以县域为载体带动乡村振兴、以文化为纽带链接国际市场。
7月28-29日,在这一年最火热的时节,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的“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赛”决赛,让这个夏天的温度持续升高,引燃爆点。选手马亮作品《香雾空蒙》荣获金奖;选手侯宇作品《FOREST RANGER.NEWBORN》,选手梁绍丰、朱琪玄、吴欢芮等作品《逍遥游·白野行》分别获得银奖;选手汪子豪作品《越过山丘》,选手朱金标、江健顺作品《狮佑东方》,选手陶孙通、吴鹏鹏作品《未来序曲》分别摘得大赛铜奖。他们以科技创新赋能的作品,展现了具有人文情怀的时尚温度。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晓,共同为金奖获奖选手颁奖
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主任殷强,共同为银奖获奖选手颁奖
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解志超,聊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光,东昌府区委副书记、区长崔行飞,共同为铜奖获奖选手颁奖
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武学凯,共同为各单项奖获奖选手颁奖
金奖作品:《香雾空蒙》
银奖作品:《FOREST RANGER.NEWBORN》
银奖作品:《逍遥游·白野行》
铜奖作品:《越过山丘》
铜奖作品:《狮佑东方》
铜奖作品:《未来序曲》
流光溢彩
千年古城上演时尚大秀
7月28日晚,伴随夜色的降临,聊城古城文庙内,跟随一支追光的引领,潮模们身着参赛作品踏上T台,整场决赛秀演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晓,聊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轻工纺织产业链链长陈波,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涛等领导,以及山东省聊城市、区、镇的相关部门,各地方省协会商会的代表出席活动。同时,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服装设计师、服装企业、时尚界KOL达人,以及20余家媒体代表也莅临现场。
本次大赛发掘出了一批兼具创新性、时尚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作品,以科艺融合、人机协同的新范式,推动传统棉服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指出,当前,人工智能进入新纪元,正推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及组织管理的根本性变革。在纺织服装领域,AI与大数据等技术集成应用,全面赋能流行趋势预测、消费需求满足等各个环节。
重塑产业价值创造新模式,需要我们一是以场景驱动产业智能化,建立深度嵌入、智慧高效、自主可控的数智供应链体系;二是以文化赋能产业高端化,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纺织服装与文化创意等各跨领域设计元素的融合;三是以价值引领产业绿色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相信通过这次大赛,不仅将进一步扩大聊城纺织服装产业的行业影响力,擦亮棉服特色区域品牌,同时,也会更好地促进设计创意能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晓首先对参赛选手及行业各界嘉宾表示欢迎,随后表示,山东省是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今年上半年,山东纺织服装业成绩斐然,增加值增长6.6%,服装服饰业增加值增长4.7%,领先于全国均值。近年来,山东将纺织服装产业链作为全省重点项目进行打造,聊城作为全省防护服装产业重要集聚地,众多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此次大赛不仅涌现出众多优秀设计成果,更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如何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希望以大赛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吸引更多创新设计人才,推动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涛表示,作为全国棉服产业重要聚集地,聊城拥有超400家棉服加工企业,秋冬轻质棉服产量占全国70%以上,已成为中老年棉服核心产销地。近年来,聊城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与AI技术赋能棉服创意市场,引领棉服产业迈入“科技+时尚”新阶段。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聊城产业发展里程中的一大盛事,获奖作品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聊城市政府将全力推动设计成果转化,助力棉服以卓越品质、时尚风格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聊城市政府也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工作,推动棉服产业迈向更高峰。
科技赋能
AI助力细分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赛以“时尚AI@棉服”为主题,赛程丰富,亮点十足。大赛自今年3月11日在上海启动,征稿历时两个月,先后走进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吉林、辽宁等多个省份的十几家高校开展了院校实地路演和在线宣讲,为报名选手们答疑解惑。本次大赛的评审团成员阵容强大,涵盖了行业专家、顶级服装设计导师、深耕多年的院校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武学凯,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北京卓拉国际时装有限公司创始人武学伟,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谢家齐,斐乐东欧首席设计主理人化高峰,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郭瑞良,江西服装学院特聘产业教授、浙江校友会会长吴海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王正光。
评委们一致认为,本届大赛决赛阶段的作品大多具有原创设计思维+AI功能辅助的特色。设计者们集聚“小而美”的服装赛道,将棉服与设计美学和功能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专家评委组组长武学凯表示,大赛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选手们巧妙运用AI工具赋能原创设计,既保留了棉服保暖实用的本质特性,又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结构创新与美学突破。特别是多件作品将地域文化元素与智能穿戴技术结合,展现了“科技+人文”的双重价值。这种定向突破,标志着中国棉服设计正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转型,为行业智能化、个性化升级提供了宝贵实践样本。
侯营时刻
棉服产业发展永无止境
聊城市侯营镇地处山东,借助棉纺织大省的有利条件,于2008年进入到“花棉袄”生产赛道,经过政策引导、园区集聚、品牌升级,已形成棉服产销一条链服务,棉服产业类型丰富多样。侯营镇全镇现有服装加工企业100余家,年产量达3600万件,年产值11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
聊城市东昌府区委副书记、区长崔行飞在作产业推介时充满深情地表示,东昌府棉服产业根基深厚,自2008年侯营镇缝制出第一件花棉袄起,历经自动化升级、电商直播创新,已发展为拥有200余家企业、年产量5500万件、年产值20亿元的市级特色产业集群,产品畅销国内外。近年来,东昌府区精心擘画“1451”发展战略,设立“棉服一件事”服务专窗,推出“棉服贷”,并借助“绿色时尚纺织服装消费季”等活动擦亮品牌。如今,东昌府区将聚力打造“北方棉服智造中心”“国潮设计创新中心”“跨境电商示范中心”三大中心,构建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出“三最”招商政策,以最优惠条件、最完善服务、最开放生态,诚邀各界携手投资兴业,共同绘就温暖世界的产业画卷。
在《侯营镇棉服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3)》中强调,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本地企业,整合900余万元扶持资金,高标准建成棉服加工产业园,探索“龙头+卫星工厂”模式,让产业布局更为合理,促进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与集群发展。其中,强化数据赋能,引入AI设计工具,让棉服从概念设计到成品打样周期缩短30%。举办赛秀活动,让“传统产业+人工智能”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大赛决赛同期,还举办了产业对接论坛,以及在会场外特设了侯营棉服静态展示区,不仅将本次大赛优秀选手的设计稿和部分走秀展演服装展示,还同时陈列了小花袄的“前世今生”。
附:中国首届棉服AI大赛获奖名单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