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预计“意大利制造”将寿终正寝 意大利时装界强硬反击
发表时间:2010-05-06    作者:王源 发表评论

  日前,多家国际报纸和杂志都预测“意大利制造”会很快寿终正寝,而以Versace为首的意大利时装界予以强烈反击。

  引发这次论战的源头是德国《时尚潮流》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声称“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这在十年内会让‘意大利制造’完全消失”,“这些时装设计师将服装转至中国生产,然后标上‘意大利制造’标签,再转手以3000欧元的价格出售”。《南德日报》甚至将意大利形容为“时装坟墓”,大洋彼岸的《纽约时报》则认为“意大利时装正面临着重新定位”。

  《华尔街日报》更表示,“面对降低成本的压力日渐增加,众多奢侈品企业将别无它法,只能将其大部分的意大利生产工序转到中国和其它国家。”“因此如果再也看不到‘意大利设计’标签,也就不足不奇了。”法国同样加入此次论战。《费加罗报》的一篇报道也指出,“经济危机加快意大利的工业向外国迁移。”

  意大利媒体在最近几天大幅引用这些欧洲或美国同行的报道,它们对此也似乎心有同感。面对意大利创意艺术的攻击,意大利最著名时装公司之一的Versace家族做出了措词严厉的声明。

  Gianni Versace的兄长Santo Versace反驳道,“意大利创意行将消失?这只是因为妒忌而开出的弥天笑话”,“我想提醒这些外国媒体,最著名的法国和外国品牌公司的创意总监都讲着一口意大利语,Yves Saint Laurent,Kenzo,Gucci公司,Cartier集团和Richemont集团,以及Calvin Klein等莫不如此” 。

  意大利时装协会主席Mario Boselli也反驳道,“说意大利创意会消失实在是荒谬绝伦。‘意大利制造’永远不会死亡,因为它和百分百的意大利完美息息相关,意大利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世界第一。” 

  不过,你以为你身上的范思哲大衣就真的是意大利人做的?不见得。

  普拉托(Prato)靠近佛罗伦萨,这座城镇不是意大利这个地区的典型代表。当然,这里也有中世纪城墙、一些巴洛克教堂和极具魅力的鹅卵石路。这里没有炒大蒜,而到处都飘着炸云吞的香味。在咖啡厅里,红色的纸灯笼和红白相间的桌布一样常见,这里说中国话的人比说意大利语的人还要多。

  实际上,这个居住着20万人的托斯卡纳社区是欧洲第二大唐人街,仅次于巴黎。这里还是意大利服饰行业的中心,“意大利制造”标签的中心,这里为我们勾勒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意大利的老技工们弓着身子在工作台上缝着皮鞋或者手提包。Gucci和Prada在这里都有它们的工厂;普拉托甚至有意大利官方的纺织品博物馆——记载了这个国家奢侈纺织品行业走过的数百年辉煌历史。

  但是,熟练的意大利工人依靠他们的手艺从事贸易活动的景象已经迅速消亡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服装企业开始把他们的工作外包给中国和孟加拉国,因为它们的劳动力更便宜而且输出速度更快。因为缺乏竞争力,许多意大利的服装企业都关门大吉。有大把钱的中国企业家迅速把服装企业又开了起来,并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工人。今天,这个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中国工人,其中少不了许多非法移民。托斯卡纳社区允许具有高品味的而又不愿出口他们的手工艺的时装公司雇佣中国人,但是,给他们的报酬却是按照中国的工资标准。

  其实,移民技工在意大利时装业一直都扮演着一个完整的角色,但是直到最近,他们始终还是主要在幕后工作。现在,移民劳工在奢侈服装制造业中的工作和身份越来越公开化。在普拉托的4275个纺织品工厂中,有2500个的老板是中国人,他们都更愿意雇佣中国工人。意大利大多数的大时装设计公司,包括普拉达、范思哲和阿玛尼,都很大程度上依赖普拉托的中国供应商。

  “意大利制造”越来越具有符号意义。

  意大利雇佣中国工人或许是对其奢侈品牌遇到困境的一个很好的答案:在保持服装是“意大利制造”的同时,怎样降低成本?

  帕维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切拉·佩利切尼在对意大利纺织品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奢侈品设计公司,比如古兹和阿玛尼,认为产品外包会让它们的信誉冒太大风险,即使这意味着降低利润(也不愿实行外包)。去年,普拉达就选择把它的许多股份进行了出卖,而不是把它的生产进行出让,这些股份中包括桑德(Jil Sander)和赫尔穆特·朗(Helmut Lang)的标签。同样地,其他奢侈品设计公司都不得不这样做,佩利切尼说,它们认为“消费者,尤其是亚洲消费者,如果(衣服)不是意大利制造,他们就不会买了。”

  据佩利切尼的研究显示,31%的意大利顶级设计店都承认它们曾经在国外进行外包生产;仅有7%从未有过。但是它们大多都担心它们会对自己的产品失去控制,还有意大利的技术会因此消失。佩利切尼说:“如果外包是唯一的策略,公司将会失去技术竞争力,并最终失去创新的能力。”许多高品味设计公司认为“意大利制造”的品牌拥有悠久的技术工艺历史,能够证明产品的价值,即使是由外国人生产的。

  当然,一些产品的生产是永远不会给外国人做的,尤其是那些高端而生产量小的产品。保持意大利制造有着一些极强的推动因素,其中主要之一是杰尼亚公司(Paolo Zegna)总裁杰尼亚。他是意大利纺织品与时装企业协会的主席,在意大利奢侈品行业是个英雄人物。“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公司把它们的技术由父亲传给儿子,他们的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如果我们不一起行动,我们将有失去这一切的危险。”这样下去的话,甚至是那些抗拒佩利切尼所说的“世界新工厂”这个诱饵的企业也不得不在“意大利制造”的标签上加上一个附注:出自中国人之手。

  不是外包,而是雇佣中国移民做他们的技工,这是意大利很多奢侈品牌现在的做法。

  据意大利《欧洲华人报》报道,意大利企业界无人不知的意大利GIUPEL S.P.A.集团公司,坐落在欧洲纺织中心——意大利普拉托工业区。它是意大利最大的华商企业之一,在意大利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生产高级皮装、时装及品牌服装,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在意大利、法国、希腊、荷兰、德国、比利时、英国、美国、瑞士和西班牙都有产品代理商,在中国的上海、杭州设有本公司的办事机构。 

  GIUPEL S.P.A.集团公司总裁徐秋林,是普拉托地区唯一一名在Confindustria(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登记注册的华人企业家。GIUPEL S.P.A.集团公司雇佣的工人中,意大利人、华人各占50%的比例,徐秋林被当地媒体誉为“旅意华人第一企业家”,并且成为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典范。 

  尽管意大利在许多产品的产量与出口方面都经历着危机,但它在时装和家庭装饰方面的产品附加值仍然达到60亿欧元,超过了德国汽车工业的产品附加值。另据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意大利在欧洲属于领先地位的行业有纺织、服装和皮革生产系列,是欧洲最大的生产国,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上述产品总产量中分别占29%、32%和45%。 

  意大利经济支柱产业之所以能在欧洲占有一席之地,华人企业功不可没,尤其是像徐秋林这样的集市场调研、采样设计、制造包装等均在意大利的华人企业。意大利当地媒体称华人企业中,徐秋林的“意大利制造”含金量最高。 

  走进徐秋林的GIUPEL S.P.A.集团公司,你才知道华人企业并不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华人作坊”,宽大的招待室、专业的设计师、五光十色的模特展示厅、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都在向你表明:旅意华人企业已经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稿件来源:服装界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