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祥:给中国面料一个有“范儿”的理由
发表时间:2010-05-25    作者:张建祥 发表评论

  如同几年前中国没有在国际上叫响的服装品牌一样,中国的面料与国外面料相比也总是“差一点”。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是否能够“恰如其分实现设计师创意”的技术层面,更多的是体现在自主设计能力上。因此,中国纺织要挺直腰杆,树立起民族品牌威望,就必须提高产品创造力。一方面,要针对需求有效进行集成创新;另一方面,要推动新原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产业化推广。

  基础 面料创新从源头做起

  饮食讲究追本溯源,要求食材有机、纯正,而面料要往环保、高科技方向发展,首先也应该优选原料。

  棉与新型纤维的多组分混纺可使面料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如具有纯棉舒适度的弹力面料,仿麻风格的化纤面料等;而棉与丝、毛、麻等天然纤维混纺的多组分面料则可以实现差别化纤维的功能互补,如满足洗可穿要求的棉丝面料、棉羊绒面料等;同样,多种优质长绒棉科学配比后使用,极大提升了纱线质量,是超高支面料的生产基础。

  内涵 做有故事的产品

  随着免烫、防紫外线、易去污、清除异味、天然花香、防辐射、防油污等功能性面料的出现,品牌服装已不仅仅满足于手感、外观等感官舒适性,更注重面料与品牌价值相符的功能性、舒适度。

  各种高科技、实验性的面料成为更多国际服饰品牌近两年的主攻方向,面料阵营随着技术的进步交织出迷人的梦想,这同样也是产品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风格 从服装角度做开发

  面料归根结底是要卖给服装品牌的,因此面料设计应该延伸自身的职能,结合生产实际与流行元素,对面料花型、质感等进行多角度的风格化开发,为服装设计提供针对性服务。

  在每一届的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产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薄如蝉翼的透明薄纱、手感粗糙的麻织物、粗纺外观的精纺面料等等,风格化面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设计感,容易催生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

  品质 比消费者要求更苛刻

  正如消费者永远不会放松对品质的要求,品质同样也应该是企业不变的追求。面料通过液氨处理使Ⅱ型纤维素转变为Ⅲ型纤维素,面料手感更加蓬软、飘逸,且具有一定的自然弹性和良好的免烫性能,尤其在高支面料上采用液氨整理,织物外观更为优美,穿着更加舒适;与国际知名染料、助剂厂商,如瑞士科莱恩、美国亨思迈进行合作,开发更加环保、品质更优越的新型纺织产品,其雄厚的实力会加快产品研发的速度。

  价值 把面料当成艺术品来做

  提高成本同样能够提升利润空间,要重视产品的“价值感”,在高端、独创上寻求突破。

  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单衣”轻如烟雾、薄如蝉翼,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在生产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不断完善硬件设备,创造出划时代的高端产品,让纯棉产品向更高纱支、更优越性能方向发展,就像创作艺术品一样,既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也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